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
中国零部件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品牌整车研发水平的提高
董建平 职务:副秘书长 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中国汽车工业要想做强,关键是要靠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企业已经能够将一般的零部件做得很好了,但是一些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关系到节能减排、涉及到电子控制的核心技术仍然是国内企业的弱项。而恰恰这些零部件是附加值较高的,无法靠仿制就能做成功的。因此,“十二五”期间,核心零部件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
目前,零部件生产所需要的不少关键零件、基础元器件、原材料都在国外研发生产。如果我国汽车产业的零部件供应链的大部分都延伸到国外,国内零部件企业只是机械地组装,这样的发展模式是无法奠定我国零部件产业发展基础的。一旦类似日本大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发生,极容易造成我国企业停产。因为缺少一个零件,汽车就无法下线。整车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对零部件提出了要求,这种要求甚至细化到原材料。所以,一些关键零部件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找到替代品的。
汽车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不可能所有的零部件都由国内企业生产,国内企业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核心技术。但是有一些大宗的、销量大的零部件,我国还是应该有自己的生产企业。一方面,以防将来国外企业供不上货,影响我国汽车生产;另一方面,国内整车企业向国外零部件企业购买零部件是没有定价权的,如今这些零部件由国内生产,整车企业就可以议价了。
《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将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重点。尽管现在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领域,但是如何发展零部件产业还存在很多盲点。零部件企业很多、很分散,不像整车企业那样好管理。而且,零部件产业是一个很开放的产业,其中有很多的外资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它们支撑着我国的轿车产业。所以,在这一领域,一定要做好发展战略规划。
在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发展到年销量1800万辆的情况下,我们更为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产业做支撑。同时,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又能够拉动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又能拉动相关的原材料、机械制造和装备产业、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我国零部件业落后,不纯粹是零部件本身的问题,它与整车技术是密切相关的。整车的研发创新能力不行,零部件也先进不了。自主品牌整车的核心技术都没能掌握,就无法对零部件提出很高的要求。外资品牌的整车及零部件设计都是在其母公司进行,他们是不会将中国企业纳入他们的研发体系中。所以,中国零部件的发展最根本是要靠自主品牌车企提高整车研发水平,不断给零部件企业提出技术上的要求,相关的产业也要积极地配合,进行技术创新,支持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同时,零部件企业也应加快研发脚步,也可以向整车厂提出要求。只有零部件企业跟整车企业互动起来,中国汽车产业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