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商业示范运营缓慢 纯电动车短期难堪节能大任

发布日期:2012-07-25 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次数:5214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 虽然从2010年起,新能源车(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已在全国25个城市试运营,并在其中6个城市进行私人购买试点,但新能源车仍逃避不了销量低迷的尴尬境地。

无论是私人购买领域,还是出租、公交等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车推广还面临着地主保护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在外资品牌的纯电动车试点中,日产的聆风分别在武汉、广州拥有20辆及15辆出租示范车,而未来在大连也将投入千辆启辰(东风日产自主品牌)电动车;沃尔沃则在上海嘉定区投入运营15辆C30纯电动车。

这种示范运营有一共同特点,即该企业不是在当地拥有生产性投资,就是在当地注册,当地纳税,而本土品牌更是如此。

“的确在私人购买车型的引入,出租、公交车型的招标,政府会有一定的选择性,尤其是在当地政府有生产性投资的企业,机会会更多些。”一城市发改委有关人士对《证券日报》坦言。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指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急需拆除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实现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一样的在各地自由销售。由于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运用工作还需要政府部门给予高额的补贴,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拿当地的财政资金补贴其他地区车企的做法存在抵触情绪,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领域内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就此产生。

而这一点在“十城千辆”计划中更为明显。据了解,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十城千辆”工程,仅当年,中央财政对公交系统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就达10亿元。

不仅如此,加入该计划的城市可以获得很多好处,其一,一辆车有近50万元的国家补贴,1000辆就是5个亿;其二,对不少地方政府而言,“十城千辆”作为新能源项目对提升地区形象大有益处。

正是基于此,好不容易加入计划的地方城市也就不会轻易把争到的利益分散出去。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城市会特别关注本地企业,比如在湖南,虽然采购经过了招标过程,但有关方明确表示长沙市前200辆纯电动客车除了用比亚迪的车之外,其他车企暂不考虑。”

针对地方保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进华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为了减少新能源汽车示范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四部委正考虑选取一些技术相对成熟的产品,加大推广力度,所有参与示范的城市与地区都必须采购一定比例的“重点推广产品”,限车型但不限制采购数量。

开启产业链整合

新能源车市场推广并不如预期,虽然有政府政策不到位及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但产品本身的技术问题也影响其市场化,尤其是私人市场化的关键原因。

“如电池安全、材料等关键技术环节是目前困扰着世界的难题,而我国更是在此方面的研发与应用落后于国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电动汽车采用的电池,始终无法解决比能量低、续驶里程短两大缺陷。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无法使消费者从应用的角度购买电动车,电动汽车也就只能停留在概念车的阶段。

 «    1    2    3    4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