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黄奇帆:未来重庆市将成为中国的底特律

发布日期:2013-06-08 来源:凤凰汽车 浏览次数:7186
黄奇帆:未来重庆市将成为中国的底特律

      这十年里还有一个布局发生了变化,中国内陆,中西部地区正在崛起,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东中西平衡,内陆和沿海统筹的发展,使得内陆汽车市场迅速增长,沿海的市场份额比重有所下降,而现在内陆二三线城市已经成了中国汽车销售增长最快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分析当今世界这十年汽车市场格局的变化,可以说天下任何汽车经销商都不会错过中国,不会错过中国西部内陆地区。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今年在重庆搞这样一个最具规模的汽车展销会,同时也用这个汽车论坛来替代展示会的开幕式,我们国家以前可以说是三大汽车展,北京车展、上海车展和广州车展,都在沿海,西部小型、中型的汽车展经常搞,包括重庆也经常搞,但是能够跟上海、广州、北京在一个台阶上,以一样的规模来搞车展,重庆今天开张的这次车展应该说达到了这个水平,我想,王侠他们,汽车展的主办单位会高度重视重庆,把重庆车展每一年每一年的搞好,使重庆的汽车展成为中国汽车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汽车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重庆汽车2013年产量达到230万辆以上

      重庆作为中国内陆的中心城市,现在是我们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务院定位的五大中心城市四个在沿海,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内陆,国家定了重庆,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我们正在建设内陆地区的开放高地、经济中心和工业制造基地。

      重庆过去直辖以来的15年,重庆的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12%,平均这15年的增长率在12%以上,今年全球金融危机还在底部徘徊,我们整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跟去年一样,都是比较大的,重庆1到3月份是12.6%的增长,我们预计上半年增长会保持在12.5%以上,在这个增长中,今年1到5月份,汽车工业增长率在15%,也就是说,它是我们整个平均12.5%增长率的拉动者。

      重庆汽车到去年生产了近200万辆,具体说应该是196万辆,销售了194万辆,大数就是200万辆产销,预计我们今年会到230万辆以上,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到2015年重庆汽车产销在300万辆以上,就汽车的产销数量来说,我们目前排在全国30个省的第二位,所以,重庆已经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

      我们的汽车制造改变了以往我们国内汽车制造基地布局井田制的格局状况,跟美国底特律不同,美国最主要的汽车制造商都云集在底特律地区,中国因为从计划经济走来,当时布局时总是摆摆平,不会集中在一起,中国区域比较大,市场覆盖也需要有一定分布,比如上汽布局在上海,一汽布局在长春,二汽布局在湖北,北汽当然在北京,一般来说,一个主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一个品牌,上汽可以到广西,可以到重庆,也可以到别的地方布一点分支,但好象一汽不到上海,上汽也不会到长春,一个大公司所在地、汽车主要厂商所在地,别的厂商就不怎么去了,大家有一个分布。

      重庆将打造中国的底特律

      最近这些年,我们改变了这种格局,我们认为汽车制造并不是一个城市、一个省只有一个品牌商来分布,如果它是一个部件供应基地,它不仅供应一个汽车品牌,也可以供应五个、十个汽车品牌,在这个意义上,整车和零部件的垂直整合,整车多品牌的积聚是一个汽车之都,汽车制造基地合理的目标,所以我们改变了十年前重庆汽车制造就是长安汽车(的格局),长安跟福特合资,跟铃木合资,都算长安系列,但是不是该有各种品牌商一起来呢?所以我们开了大门,因为有时候本地品牌商(会排外),比如长安是不是很欢迎别的汽车厂商到家门口一起生产呢?要有开放门户的概念,长安可以走出去,其它汽车厂商也可以到重庆,重庆是各种汽车厂商的积聚地,这个理念在最近十年里形成,效果很好,现在除了长安汽车以外,北汽在重庆,上汽在重庆,二汽在重庆,各种汽车品牌,中国主要的汽车品牌都在重庆,少则30万辆,多则50万辆,甚至100万辆,这样的计划体系形成以后,大体上重庆的汽车系形成了“1+8+1000”。“1”就是指原来的主系统长安;“8”就是指中国前十位的七八个汽车都在重庆,有那么30万,或是正在建设30万、50万辆车的规模的制造基地;然后是“1000”,重庆在过去20年形成了上千个汽车零部件的配套体系,长安福特车的配套,铃木车的配套都可以达到80%的本地化率,这些本地化的车如果只为长安配,数量规模小就限制了它的空间,现在1+8的系统在重庆发生以后,这些零部件厂商就能为全国八大系的汽车都配上,这时候大家效益就好了,产生了集聚效益。
 «    1    2    3    4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