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点

漫谈智慧门店:汽车后市场的最小智慧单元是城市

发布日期:2018-05-10 浏览次数:3489
最近随着后市场终端赋能的涌起,智慧门店的话题也被高频提起。后市场破局最终一定是实现智慧化(数据、互联、协同)的,但智慧实现的路径如何?最终形成的智慧体是什么样子?其构成要件又是什么?智慧背后的简单逻辑是什么?

蜂群的启发

凯文凯利在其神作《失控》中分享过一个蜂巢案例:

有一年秋天,邻居砍倒了一棵空心树,我用链锯切人那倒下的老山茱萸。这可怜的树里长满了癌瘤似的蜂巢。切入树身越深,发现的蜜蜂越多。挤满蜜蜂的洞和我一样大。

那是一个阴沉凉爽的秋日,所有的蜜蜂都呆在家里,此刻被我的“手术”扰得不得安宁。最后我将手插入到蜂巢中。好热!至少有华氏九十五度(摄氏36度左右)。拥挤了十万只冷血蜜蜂的蜂巢已经变成热血的机体。加热了的蜂蜜像温暖稀薄的血一样流淌。我感到仿佛刚刚把手插进了垂死的动物。

一个斑点大的蜜蜂大脑,只有6天的记忆,而作为整体的蜂巢所拥有的记忆时间是3个月,是一只蜜蜂平均寿命的两倍。

一只蜜蜂,只是0.1克重的更细小的翅膀、内组织和外壳组成。

一个蜂巢,是由工蜂、雄蜂、以及花粉和蜂窝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蜂巢却拥有大量的任何组成部分所没有的东西。

蜂群的神奇在于,没有一只蜜蜂在控制,但有一只从大量愚钝的成员中涌现出来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更神奇的是,等到成员数量到达一定临界点后,就会出现很多超出个体独有的属性。

一个典型的群体属性商业案例是便利店7-11(日本),7-11在日本一些区域密度变态到两家店的间隔只有10米。这完全不符合便利店的经营规则。可是高密度店面换来了一个超级有机体(已经不是零售的特征了)。

一个120多平米的小店,一年销售接近1500万人民币,毛利率31.6%,日均顾客数超过1000多人,日均销售额接近4万,是中国同行的5-10倍。

日本公司的毛利率90%,净利润率20.5%,将库存周转天数降低到10天,商品总体毛利率31.6%,8000名员工创造了近100亿的净利润,人效能够与世界上最赚钱的阿里巴巴比肩,整体利润比第二名的罗森和第三名的全家加起来还要高出2倍多。

很显然后市场非常符合蜂群的特征,无论汽配还是汽服经营单体都像单个蜜蜂一样勤劳但是蠢钝(请原谅我用这个词汇形容,没有任何污蔑行业同仁的意思)的。但作为行业群却是一个有机的智慧体,不信?为什么各地的修理厂都会扎堆儿,汽配干脆在各地都是汽配城。

只需增加虫子的数量,2+2=苹果

“蜂群思维”的神奇在于,量变引起质变。要想从单个虫子的机体过渡到集群机体,只需要增加虫子的数量,随着成员数目的增加,两个或更多成员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呈指数级增长。当连接度高且成员数目大时,就产生了群体行为的动态特性,也就是量变到质变。 “集群”就会从“虫子”中涌现出来。

虫子的自身属性蕴涵了集群这种神奇的存在。我们在蜂巢里发现的一切,都潜藏在蜜蜂的个体之中。不过,你尽管可以用彩超、X光透视来检查任一只蜜蜂,但是永远也不能从中找出蜂巢的特性。

单个蚂蚁是已知的行为最简单的生物,但如果把上百万只蚂蚁放在一起,就会组成一个整体。形成所谓的集体智能。

在集群涌现的逻辑里,2+2并不等于4,甚至不可能意外地等于5。而应该是,2+2=苹果。

有的时候我们在思考,汽车后市场赋能终端门店的路径是什么?我们投资几千万开发了门店系统,给工位安装摄像头,甚至引进人脸识别技术、产品分析、热区分析、人形检测。开发了比培训博士还高级的课程,动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I算法去探测周边3公里的精准用户......

最后我们给他个名字叫“智慧门店”,可是最终智能摄像头唯一真正使用就是前台和男朋友几次视频电话;功能强大的店面SaaS的APP一般都会放在员工“王者农药”的旁边,方便上班打游戏时快速切换......

后来才发现,这场智慧盛宴是一场空。好比,你花费上千万为蜜蜂准备了全套顶级特种兵级野外作战装备,结果是蜜蜂不在意,并且根本不会用。它只关心最近,最饱满的花圃在哪里,然后向同伙跳起著名的“8字舞”通知族群去采蜜。

因此,当我们为修理厂赋能时,要去思考是要将其打造为一个特种兵吗?从产业的角度,这显然是不可复制的。要大面积的打造修理厂升级,需要做的是保持修理厂个体的个性化,让修理厂的工作更简单。所以,智慧是为简化店面工作,而不是增加店面工作。

群体智慧形成背后的运行规则

我们需要思考,对于一个没有中心控制的群体,他们是如何实现有序行为,甚至是群体智慧和决策的呢?其背后是什么复杂机制驱动吗?

比如,我们驾驶车辆时如何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驾驶?日常又是如何在人群中行走?对日常的行为分析后发现,其实在看似复杂的决策协同中,是利用简单规则制作出最佳个人决策。

比如足球比赛观众席的人浪,在火星人眼中是一项极复杂的逻辑运动,但却源于一个简单的规则:看到身边的人举起手紧接着放下,便立即跟着模仿。

群体行为会自然而然出现在群体中相邻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简单规则中。信息,实现了从个体到个体的快速传递。

在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青鳕鱼试验中,观察记录每条青鳕鱼的运动轨迹。帕特里奇和他的助手发现了鱼群整体移动的关键规则。每条鱼只遵循三条规则:

1.跟上前面的鱼(如果前面有鱼的话)

2.与身边的鱼保持同步

3.与后边的鱼保持距离

以各种形式表达的这三条简单规则,是目前已知的所有复杂的群体运动的基础。

复杂并不意味着混乱:同步与无形的领导者

复杂性科学先驱约翰.霍兰德指出,复杂性并不意味着混乱,它意味着各种模式的形成,其组成部分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

后市场的特征是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但长时间不稳定。配件制造商、经销商、终端服务商网络,在长期的博弈中不稳定,当混乱到一定程度,各环节趋于稳定。其中某个平衡被打破,又趋于混乱。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驱使后市场群体朝一个协同一致的方向行进?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需要一个集权的中心化的方式强迫每个成员。

我们想一个例子,如果路上有一个人凝望某处,可以诱使40%的行人一起凝望;有两个人凝望,“模仿者”的比例上升至80%。一个团体中,只要有5%的领导者知道目标,就有90%的机会成功领导团体其他成员达成目标。

蝗虫的行为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其他蝗虫的亲密接触会让平常害羞且喜欢独处的蝗虫变成“派对动物”。对于非洲沙漠蝗虫而言,这是因为这种亲近会刺激附近的蝗虫也产生神经传递素--血清素,不仅能使它们合群,还可以刺激附近的蝗虫也产生血清素。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很快会使周围所有的蝗虫成群结队地寻找自己的伴侣。

蝗虫还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和灵活,开始成群活动,先是在地面,然后在空中。在飞行过程中它们不断“收编”其他蝗虫,最终可以形成覆盖面积达1300km2的密集群体,其中包含一千亿只蝗虫。每只蝗虫的生命周期约为两个月,每天要吃掉和自己的体重相当的食物。

后市场智慧门店实现的要点

有了以上内容,我想各位能够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整个后市场产业。这样再去思考到微观的店面如何智慧化时。好比,战略视角是站在未来看现在。

不能脱离群体来看门店,否则永远难以获取产业群体形成的超越个体的群体智慧。这个最小单位我认为是城市,由城市内经销商、物流、修理厂组成的协同群。这个协同群因为产业的自我调节还是处于混乱和不稳定之中。

如何构建稳定的后市场产业群体智慧?从乌合之众变为产业智能体?

1、高密度

诚然,目前在城市端即使实现的各种联盟还不足以产生群体智慧。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足够密度。汽配商之间的竞争导致了,修理厂的采购权的碎片化;修理厂的竞争同样导致车主的碎片化。

最终,城市内各个群体都未产生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因此,门店密度是实现智慧的一切前提。想尽一切互联方式,驱动第一个5%的群体形成初始“流动”。当这个诱因启动后,越来越多的跟随者会扩大群体的规模,最终实现一个城市的高密度产业集群。

按一个城市汽车保有量来说,一般一个3线城市30万私家车保有量,60%以上在4S店。因此,汽服门店终端数量在200家以上是一个相对理想的密度数据。这个200家不是指注册数,而应该是“智慧群体”成员,例如,已经实现了80%以上的配件集中。

再由一个个城市形成的产业群,逐步合拢为全国性的大产业集群。

这种高密度“智慧群体”更像是汽服连锁一样的存在,他们成员保持个性,但又整体节奏一致。

2、分布式管理

微观到门店端,一定是简单的。当我们将一大堆技术和产品往店面堆积事,我们其实是在破坏群体形成的可能性。因为,一个智慧群体形成,需要的是简单规则就可以完成的。

那么店面的“简单”工作就像工蜂一样,使命就是寻找最近的花源,然后采集花粉。门店应该专注于服务好用户,做好自己的修车类业务。除此之外,都不应该是门店独立完成的工作,而应该是城市形成的那个“智慧群体”去完成。

最终,会像一个蜂巢一样的完整存在。像侦察兵蜜蜂用著名的“8字舞”来驱动蜂群决策花源位置一样。终究会有几个“样板”型的店面魔般经营,其示范效应带来的同频驱动,脱离掉同行间的零和博弈游戏(像10米间隔的7-11店,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共生关系)。最终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类似“蝗群”一般摧枯拉朽的完成城市的占领。

而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中心化的,集权的个体存在,指导这次城市产业的涌动。更像是一次潮水潮汐的波动。事后一切风平浪静,但是城市产业完成了集约化的新稳定态。

3、看不见的手

后市场无疑是一个复杂生态。完成这个产业重构的应该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的构成是:IT和运营。

IT是基础设施。是保持个体的简单而不是制造复杂;是形成群体过程中简单交互的实现基础,它简单到只有0和1构成;是数据流通的管道,数据是智能化的原材料;是成员间协同的生命线。

当我们讨论运营时,运营应该是脱离产业之外的。一次建立简单规则的活动,而不是真正参与到经营行为中的活动。譬如,淘宝的运营并不是如何生产、运输、销售服装,而是链接上下游形成新的协同关系,让交易更有序,按“水流”的方向去走。

这个运营是构建规则而不是执行,是在搭台而不是唱戏。

在智慧面前,我们是一只虫子。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