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点

刘富佳致辞并发表“政策下的转型升级”主题演讲!

发布日期:2018-06-13 浏览次数:4374
下文为2018中国汽车后市场年会暨平湖零部件高峰论坛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刘富佳发表主题为“政策下的转型升级”的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上午跟大家交流一下交通运输部对于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做的一些相关的政策。我们大家都知道,2014年的时候,我们交通运输部召开了一次会议,时隔17年开的一次汽车行业大会,联合10个部委发布了一个汽车维修行业的指导意见——文件186号文,大家可能都知晓。

如果各位比较关心我们汽车维修行业的话,会比较熟悉这个文件。我们今天要看一下,因为这个文件发布到现在已经快四年的时间,我们不讲文件的自身,我们来讲讲行业主管部门做了哪些工作。另外介绍一下目前我们正在做的两项的重要工作:一个是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执行情况,另一个是汽车维修电子档案。

首先回顾一下这个文件,186号文明确激动维修行业为民生服务业,在之前它的定位是道路运输的辅助业。为什么叫做道路运输的辅助业?以前汽车维修这一块业务量比较少,我们主要的道路运输行业的经营模式是客运和货运。随着现在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维修行业不仅仅是道路运输的辅助业,而是整个社会里面民生服务的业态。

文件主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服务的转型升级、另外一个提升百姓的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回顾一下文件里提出来的一些政策的要点。

围绕转型升级,提出要连锁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发展、品牌化建设、安全发展、绿色发展。行业注重安全,讲究绿色,另外组成一个制度,我们要提升服务,包括消费者的选择权,服务要有标准,提供一种便民的服务,便民服务提到了维修救援,处理好质量纠纷问题,这是我们改善提升服务的要点。

再一个是我们的保障措施,一个是维修技术资源的公开,破除零部件的垄断,人才队伍的建设,市场监督、联动执法、政策标准的研究,另外一个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保障措施。

今天讲的围绕我们这几个政策要点,看看我们目前做的哪些工作,哪些工业得到了落实,我们看看转型升级。

刚才提到转型升级要做连锁经营,围绕连锁化的经营在行业管理的角度,对于我们的行业的标准,我们新设了一个叫综合小修的门类。我们汽车行业开业有自己的一个标准,是通过一个行政审批,这个时候我们原来的维修行业没有快修的业态,所以我们新增了综合小修。对一些大型的设备,可以共享,甚至技术负责人员也可以共享。

各地出台了一些连锁的标准,比如说上海、江苏,他们自己制定了地方的连锁维修企业的一个标准。对于规模化、专业化跟品牌化的发展,是我们连锁来做的一个工作。另外一个随着近几年来土地的管理的模式改变,还有一个是对于我们污染控制的,我们各地在发展钣喷中心,专业烤漆房认证。另外一个是行业的安全发展这一块,我们现在交通行业主导的达标考评,除了要求我们的暨客运站和客运企业,也要求我们维修企业标准的的达标,我们的举升机、烤漆房的认证,尤其是举升机,搞不好可能会砸死人。

绿色发展。这几年一直鼓励行业的绿色发展,今年重点工作是要出台《汽车绿色维修指南》。2014年发布这个文件的时候,交通运输对交通运输行业有一个专项的绿色设备的资金补贴,如果这个企业投入了很多设备,如果这些设备它能够被我们认定为是一种绿色节能的设备,这部分有一定补贴,2016年开始该没有了。

政府部门的资金补贴一般是引导性发展,不可能是长期发展下来的,补贴大概有3年左右,在一个围绕我们现在的尾气治理,我们要助推(I/M)制度,尾气治理主要还是环保部门的工作,围绕交通运输行业,我们做一个《汽车排放系统性能维护技术规范》的行业标准,去年已经报批,另外一个是(I/M)制度,行业在广州、江苏、陕西等在陆续搞试点。

最近习近平主席也讲了,加大对大型柴油车的管理,在京津冀地区搞一个I/M这件事。今年可能要主推这个事情。

我们37号令进行了一个修订。明确提出不得强制,或者是变相强制,在三保修期间内没有在我这里修。外面修理过程之后,就不能在我们这里修,在汽车管理办法里明确说了不能够强制要求他来你这里修。

在一个对于行业的诚信建设,我们有《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我们找准修订机动车维修关系规定,我们准备从企业、人员的信用管理进行加强。

标准化作业是围绕着标准制定,有一套完整的汽车行业的标准体系。比如我们的汽车服务规范,约束我们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服务流程,应该哪些事情。我们按照要求工时的单价信息应该上墙,如果没有上墙,是违反了规定和标准。

再一个是便民服务。现在社会上私家车比较多,我们要提供一个便民服务,各地在推广的阳光汽车、车大夫、还有一个规范布局。186号文签发了一个部委。我们最新在做的一个事情,我们要把关于我们的维修企业落实整个城市的规划。尤其是在大城市里,要修车像在北京3环以内修车很难找,越来越不方便。可能一个小问题在家附近可以找一个修车的地方解决。

再一个是维修的救援。目前我们正在做的是《机动车维修救援服务规范》我们现在强调的是维修救援,不是指交通事故的救援。

保障措施。第一个是技术资料的公开,在2015年的时候,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联合八部委,出台了《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另外一个在发改委《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里头征求部委意见的时候,我们提出来要把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再一个是在186号文里头讲了破除零部件的垄断,主要是说我们要求汽车的生产企业在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时候,要公开配件的商标,今天讲的主题可能是配件。

另外一个是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不能限制配件生产商的销售对象,不得限制经销商、售后服务上转售配件;在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内,对这个提出来不能限制配件的垄断,打破了原来提到的零部件,不再称呼为副厂家。

人才队伍的建设。我国相应国务院的放管服。原来对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一个从业资格证,去年取消了。虽然小,但是我们还是要加强我们的维修人员的技术提升。我们的维修行业像我们医院一样,医院给人治病,我们的维修人员是给车治病,所以需要加强技术要求。现在在搞的中职、高职的维修大赛,有很多的人才推出来。告诉哪一些产业是一些优秀的产品。

信息化的建设。目前我们主推的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相应国务院的放管服,对于企业怎么管,下一步要具体落实“3726”主要管汽车维修行业的管理办法。

下面看一下我们两项重要的工作,一个是汽车维修信息公开。维修信息的公开分为两个用户,一个用户是直接用户,直接用户就是我们的普通消费者,就是我们的车主,还有一个是维修经营者,是维修企业,包括4S店。还有一个是经营用户,一个是设备制造商,还有一个是出版商,这种公开是允许收费的,它是有偿公开,定价由企业自主定价。公开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网上公开,一种是线下公开。两者的区别是按照销价。

公开那些信息,我们有一个目录,要求它的保养手册是免费公开,后面的维修手册是必须要公开,但是可以收费。公开零部件目录是要求公开,这些东西以前只有4S店可以看到,6个月之后就需要公开,考虑到好多企业是没有卖这个车,给我们一个证明也可以免费公开,我们按照一个销量进行区别。目前一个总体情况,在我们的交通运输部备案,备案企业有468家、涵盖了百分之百的乘用车企业,火车企业在80%以上,客车企业也是100%,在我们备案的品牌有668个、车型有37497个,车型是按照基本的车型来算的,我们是减轻企业负担,按照基本车型进行一个备案。网上公开企业是192家,平台开通率是100%。

在2017年我们对信息公开办法,公开的情况进行了一个实地督查,我们去了15个省、30家企业,督查了108个车型,包含了22个电动车,发现了226项问题,对企业提出了一个整改的企业。整改了之后发现好多企业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比如说特斯拉、比亚迪、丰田等14家企业,我们可能今年还要进行一个实地的督查,督查之后发现问题,要进行一个约谈。

这个是我们信息公开的一个网址,一个是我们企业远程备案的模块,一个是信息公开查询的模块,是面向社会的,另外一个是投诉举报,如果你觉得他公开信息是错误,信息公开不全面可以进行投诉举报。

我们可以按照生产企业的名称去查,可以按照品牌去查。

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维修的电子健康档案,就像人的病历一样。四个目的:一个是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二提升维修企业服务水平,第三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促进行业管理转型,第四提升业务协作能力。促进跨部门合作,我们不需要问他一些情况,直接把电子档案调出来之后,车什么时候进行修,是不是出现过什么事故,配套的电子健康档案的事情。

我们做的几项工作,第一是在2016年第37号令里头,要求电子化信息管理,要及时上传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2017年69号文件,关于开展《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由我们免费提供的形式也可以自己去建,如果自己去建设,应该满足这些接口,信息单元的格式,不然跟交通部信息网连不起来。交通运输部负责建设。部级,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省级,是负责省级系统的开发。大概一个情况是目前已覆盖17个省市、204个城市,已完成12764家维修企业系统对接,1655万汽车建立了电子档案,采集维修记录3339万。在2018年交通运输部更贴近民生事实工作,计划年底完全全国个升级系统,对个省市80%的一类维修企业、70%二类企业进行全覆盖。

第四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介绍一下这两项修订的工作。我们目前有5个方向:一个是强化市场服务能力,国务院最近又在落实一件事情,就是放管服取消维修行业的许可,取消这件事情。虽然没有正式文件下发,但是已经通知了。我们在前期也在搞一个基础的储备,许可取消之后还要管这个行业,我们怎么管,到底用备案来管理还是像上海浦东新区这样,我们现在正在做研究。如果取消了之后我们对标准也将进行重新规定,纳入新能源车,也需要加入进行。

强化事中事后监督,我们运管部门也都在改革,我们要明确行业的监管主体和责任,完善监管程序,建立动态工作机制,文件明确清单管理和责任管理,建立市场的退出机制,多部门的协作机制,我们整个维修的行业管理,不仅仅是交通运输部门就能够管好的。我们要联合部门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考核机制,建立建强征信,我们要提升的技能素质,强化行业内涵发展,鼓励发展绿色维修、引导航行业向节能、环保型的一个转变。

探索建立配件追诉体系。促进配件体系和价格公开、推广使用同质配件,。全国来讲,配件最开始搞的就是我们的杭州,我们126号文出台之后,我们实际上也是借鉴了杭州的办法,由我们的行业协会在搞。目前来看进展不是很顺利,但是下一步在我们的办法里头要强化件事情,建立配件追诉体系。

最后再说一下《道路运输条例》。目前正在修订意见,第一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取消许可,如何进行备案的管理。另外一个我们在上面的法律明确要求我们汽车生产企业,要公开维修技术信息和工时定额。这里面加了一个工时定额,就是方便在理赔过程当中怎么算,要求建立汽车电子档案,并按要求上传电子档案系统。目前来说上传的质量有待提高。最后一个是人员的讯管理,要求采用安全、环保、节能的设施、设备、促进行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我的演讲到此,谢谢!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