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海纳川17亿购英纳法完整产业链

发布日期:2011-06-25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刘霞 浏览次数:3176
郭新民透露,海纳川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问题,在业务构成方面的总体定位是投资业务为主的投资公司,而收购英纳法之后,主营业务更加突出。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 中国零部件企业正在摸索通过加速海外收购完成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公司(下称“海纳川”)昨天对外宣布,收购由AAC资本、Parcom资本等四家股东所持的英纳法集团(下称“英纳法”)100%股份项目,已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完成收购后,英纳法将成为海纳川的全资子公司。7月底,该项收购将进行国家反垄断审查,如果顺利通过将完成交割。

《第一财经日报》从海纳川董事长郭新民处获悉,整个收购金额约为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41亿元)。通过此项收购,海纳川完成了对全球零部件高端市场的布局。

零部件企业并购升级

公开资料显示,英纳法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天窗制造公司,包括设计、开发,在荷兰、美国、斯洛伐克、中国烟台等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建有生产基地以及三个研发中心,共有2100名员工。英纳法的客户包括了宝马、戴姆勒、大众、通用、福特、雪铁龙等跨国公司以及一汽大众等国内汽车企业。

由于英纳法此前由私募基金持有,虽然该企业业绩一直不错,但由于持有期限已到,需要退出,因此,包括海纳川、美国麦格纳在内的5家零部件公司,去年年底参与了收购竞标。最终,海纳川成功收购英纳法。

“我们看中了英纳法的盈利能力,它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全球天窗市场前三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78%,英纳法排名第二,而且主要给全球60多个车型供货,每个车型供货数量很均匀。因此市场很稳定。”海纳川财务总监董军翔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2008年海纳川在北京成立,由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工业投资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作为投资型企业,海纳川旗下共有28家企业,其中与国际500强、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合作的企业有11家,与国内知名零部件企业合资的企业有9家,其他类型的企业有8家。

海纳川总经理刘毅男认为,收购英纳法,不单单是产品,而是整个产业链,包括研发、制造、采购体系、全球网络,全套拿来后,海纳川由一个本土公司迅速变身为国际化公司,“解决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目前正面临产业向上突围的瓶颈,在中高端市场上实力很弱,高端零部件90%的市场掌握在中外合资、外资企业手里,高端产品核心技术100%由外资企业掌控,中国自主企业根本参与不进去。

而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大型零部件公司基本上都采取并购的方式买技术、市场、人才。“近3~5年,没有并购行为的大型企业几乎没有。”据刘毅男分析,全球零部件增长的主要方式进入到并购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薄弱,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全球通用的手段解决问题,而收购之后就是怎么把相关企业做好。

郭新民透露,接下来还要进行对行业领先零部件企业的收购。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