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东风徐平:五年新增100万产销并不冒进

发布日期:2011-07-30 来源:网易汽车 浏览次数:1115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 东风徐平:五年新增100万产销并不冒进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7月26日,东风与日产的合资公司东风有限在北京发布2011—2015年“新中期事业计划”,提出将投资500亿元人民币,投入约30种新车型,将年销量从100万辆扩大到230万辆。发布会后,网易汽车对东风汽车董事长兼东风有限董事长徐平、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周文杰等东风高层进行了专访。
 

对于五年新增100万产销量是否冒进的质疑,徐平回应称,该目标是以整个市场稳健增长为前提的理性判断,周文杰也说,东风旗下的合资公司采用产销联动型的生产体制,只会在产能利用率达到110%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新建工厂,而东风有限计划导入的30个新车型,则是支撑未来100万辆增量的基础。

在政府的鼓励下,合资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潮流。按照东风有限当日公布的2011—2015年“新中期事业计划”,作为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启辰,到2015年将会实现30万的销量。朱福寿认为,合资公司做自主品牌,是在后合资时代企业转型的需要,因为只有通过企业的转型升级,才能真正的激励国人自主开发乘用车。所以,东风把合资自主作为一个战略性的工作来推进,旗下的神龙汽车、东风有限和东风本田,都在推进相关的计划。

以下为专访摘要:

记者:最近国家部委的一些领导人在不断的说,要推动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最新的消息是,东风希望能够兼并东南汽车。所以,想问问这方面的进展?看重的是福汽的哪些资源?

徐平: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中国政府支持汽车行业重组。当然,我们要认真的贯彻执行我们国家对汽车调整的产业政策,要认真贯彻执行;但重组本身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主要是市场和企业的行为。所以,我们一方面积极响应政府加快支持重组的这样一个倡导;另一方面,从东风企业本身来说,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越来越感到,市场变化、变革的速度使我们的能力往往跟不上,我们市场能力的增长,赶不上市场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业务给我们带来变化的挑战。

所以,我们要具有竞争力的话,在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指引下,要使我们的业务和资产能够在一定程度进行优化配置,也就是说资产肯定是要有变化的,业务是要有变化的,意味着我们是需要重组的。但是我们没有考虑跟东南接触,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考虑。

重组对象必须具备三大条件

记者:如果我们考虑重组的话,什么样的符合我们的条件?比如说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徐平:比如说是否能够增强公司的研发能力?是否有利于增强我们公司以及国家倡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公司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东风在“十二五”能够走出去?这些东西可能是将来东风所要考虑的问题。简单的做大规模不等于企业的强,销量多不代表核心竞争力强。所有可持续的、核心的能力,包括未来的核心动力总成方面等等都需要考虑。

将来东风乘用车的自主品牌是不是能够借助一些内外部的资源?回答是肯定的,肯定是要借助内外部资源的。

新中期事业规划不仅是产销数据

记者:从今年国内车市的情况来看,市场增幅在放缓。到2015年,年销量要达到230万辆,这个速度是不是有点快?谢谢!

徐平:我们计划是在未来用五年时间,大概到2015年实现100万辆的增长。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了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由快速增长变为稳健的增长。但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一定是要有挑战性的。虽然100万辆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数据,但是希望大家了解,新中期事业计划不仅仅是100万辆这一个数据,我们还要提升研发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建设,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

回过头来再说这个数据,对于这样一个目标,是基于对市场的理性判断,不是简单的依赖于整个市场的高增长,是基于理性增长下的判断,以整个市场稳健增长为前提。

扩大产能非常小心

记者:2012年就有很多新的工厂释放产能,有一些部委也在提产能过剩的问题。东风旗下的很多合资企业都在扩大产能,想问问您对产能供应过剩的问题怎么看?
 

周文杰:大家都可以看到,东风集团一直希望扮演的是一个理性的挑战者、理性的竞争者,扮演这样的角色。所以,产能的问题上,我们一直还是很清醒。市场有高度的不确定,但是建工厂具有高度的确定性,建工厂是最容易的事情。所以,起码到目前为止,所有在建工厂都是产能利用率在110%的情况下考虑的,要大于等于110%。

刚刚发布会上也说了,东风有限接下来会导入30个新车型,30款新车就是支撑我们未来100万辆增量的前提基础,没有这30款新车,我们把产能拉到260万辆是没有必要的,我们一直在扩大产能方面非常小心。所以,我们还采取了产销联动型的生产体制,由市场、由销售来拉动产能的提升。
 

东风与雷诺未来也许有消息

记者:在这次发布会之前,很多猜测讲我们雷诺和英菲尼迪生产的问题,但是至今没有看到相关的消息。想问一下,我们对这两个品牌的国产化是一个怎样的规划?

徐平:关于您说的问题,我的感觉是跟您一样的,到现在确实没有消息。原来是有消息的,日产进入中国的时候,当时我们考虑,日产雷诺有一个金三角的安排,还是8年以前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什么很大的进展。我觉得将来随着行业的重组加剧,或者是市场的扩大,就像我刚刚描述的一样,东南到现在我们确实没有消息,将来也许有消息了。东风和雷诺现在没有消息,将来也许也有消息了,这是很难说的,因为它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当中。

自主品牌是后合资时代战略转型

记者:朱福寿总经理一直在强调,东风今后的重点是自主品牌。我想问一下,东风旗下的东风有限和神龙、东风本田这些合资品牌,未来五年的一个具体部署会是怎样的?

朱福寿:合资公司做自主品牌,最近几年讨论得最多,我记得上海车展的时候,几乎是2/3的时间问到类似的问题。我想作为东风人,对于这个问题有几个基本的观点。首先,在合资公司做自主品牌,比不做肯定要好得多。这么多年,我们在市场的问题上,很多同志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如果是外资品牌,比如对于我们研发队伍的培养,无疑我们合资自主这样会更好更快,更能够有效果。所以,做肯定比不做要好。

第二,东风做合资自主应该是一个战略性的考虑,而不是一个策略性的安排,也不简单的是把一些外资的平台拿来做一些改进或者是降成本,就推出一个我们合资自主的品牌。第三,这是我们东风整体的考虑,合资公司做自主品牌,如果上升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去看待问题,应该是我们合资企业在后合资时代,企业转型的需要,不是简单的一个拿来主义。只有通过企业的转型升级,才能真正的激励我们中国人自主开发我们乘用车。基于这样一个安排,东风把合资自主是作为我们一个战略性的工作来推进,无论是启辰,包括我们的本田,包括我们的神龙公司,都在推出我们下一步合资自主的计划。

重点研究电动车导入环境

记者:东风有限中期事业计划里面关于电动车的,说是研究电动汽车的导入环境。在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提倡电动车的时候,公司的重点是研究导入环境,是不是相对比较保守一点?

徐平: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新能源汽车就是中国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东风公司当然要大力的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们从商品上,从资源的投入上,从组织结构上,都是准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至于刚才你提到了,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导入环境,那是合资公司本身的一些考虑,比如说目前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还没有出台,是不是要看看新能源汽车战略出台之后,我们怎么样根据我们国家的一些政策导向来加速推进和发展。

记者:东风有限当时成立的时候是双方优势互补的体现,当初的各自优势是什么?现在这个环境下,当初的优势有没有一些变化?

朱福寿:正像你刚刚讲的,当初东风有限的合资很多方面都考虑到了互补。这是从产品的概念上来看,东风是做卡车出身的,对乘用车,从研发、到制造,需要合作伙伴进一步合作,加深对乘用车的理解;同样,日产的商用车领域不是它的强项。从市场的概念来看,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应该是比日产汽车的一些营销专家来得更加透彻。

也正因为如此,这几年我们合资公司在营销领域里面基本上都是我们东风人在主导市场行为。当然,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日产有更加丰富的经验、网络和资源,这也是我们互补地方。我想下一步,随着东风和日产的进一步合作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人物简介

徐平,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出生年月 1957年1月

教育背景

1982年 合肥工业大学 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6月 担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3年7月 担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兼副总裁

2001年7月 担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1999年6月 兼任东风汽车公司载重车公司党委书记

1997年11月 担任东风汽车公司工会主席

1995年3月 担任东风汽车公司热电厂厂长

1992年7月 担任第二汽车制造厂热电厂副厂长

1982年2月 任职第二汽车制造厂热电厂

朱福寿,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

出生年月 1962年10月

教育背景

2001年6月 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硕士

1984年7月 工学院动力机械系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1年4月 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常委、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郑州日产(微博)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0年3月 担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常委、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7年8月 担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常委、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5年7月 担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常委、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3年7月 担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常委、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1年7月 担任东风公司党委常委、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0年4月 担任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风汽车股份公司轻型车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1999年1月 担任东风汽车车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4年11月 担任东风汽车公司车轮分公司副经理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