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戒备森严难深入
8:20许,记者来到了故城县故城镇,经过询问得知,在该镇辖区就有一家假冒刹车片制造工厂。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找到了该工厂所在。工厂大门紧闭,门内有两只狼狗看护,里面看不出生产的迹象。
记者走到门前,两只狼狗叫了起来,约半分钟后,一名人高马大的中年男子来到门前,警觉地问:“你们找谁?”“我们是来看货的。”男子停顿了一下说:“老板不在家,没联系好不能进厂。”记者赶紧给中年男子递上一根香烟,并与之寒暄起来。慢慢的,中年男子的警惕性开始放松。记者再次提出进厂要求,男子终于松口:“按照厂里的规定,外人不能随便进来,不过看你们也是老实人,我陪着进来看看也没啥。”说完,男子带记者进入厂区。
走了不远,道路出现了一个直角拐弯,只见几袋褐色粉状物,疑似用来制作摩擦材料的铁粉。又走了几十米,又一个直角转弯后,记者惊奇地发现,厂区里还有第二道铁门。男子喊了一声,随后有人打开了大铁门上的小门。
里面的院子很大,堆放着不少原料和成品。大门右侧是一个大型车间,门口堆放着许多钢背,机器声从里面传出,从卷帘门上的小缺口进入,记者发现整个车间几乎密不透风,一股刺鼻异味扑面而来。车间很深,几名工人正在入口处打包刹车片。
“你们是干什么的?”记者刚要偷拍,忽然听到有人在喊,回头一看,只见五六名彪形大汉站在了身后不远处。记者赶忙解释,之前的中年男子也帮着说话,但其中一名负责人怀疑记者的身份,要求记者马上离开。走出车间,该负责人和几名男子一直尾随在后面。该负责人将记者带进检验室,想问出记者的真实身份。记者在辩护的同时,发现检验室除了一张桌子和电脑,竟然没有任何检验仪器。周旋了几个回合,该负责人要求几名男子将记者“送”出厂区。
此后,记者又在故城县城郊找到了多家“无名无姓”制造刹车片的工厂,但都因戒备森严而无法进入。
[叙说]产业完整质量差
故城这个地处鲁冀两省交界处的县,与德州市的距离远比其所属衡水市的距离近得多,以京杭大运河为界,故城、德州隔河相望。地处冀东南与鲁西北经济圈融合带的故城,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西部资源相互转移的区位优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故城的跨省经贸往来极为频繁,商业发达,较早地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县。
采访中一名故城刹车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上世纪70年代故城第一家刹车片生产企业诞生,故城的刹车片生产已经有了约40年历史,“可以说故城因为刹车片而全国闻名,同样因为刹车片而背负了造假的恶名。”
据悉,在鼎盛时期,故城的刹车片企业多达100多家,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一度占全国份额的10%,集制动材料、刹车片、钢背、模具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早已形成,刹车片至今仍是当地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