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汽车产业目录第一案 争抢“壳资源”

发布日期:2012-05-23 来源:法治周末 浏览次数:7742
面对这种长期存在的“抢壳”、“卖壳”现象,主管部门不是不管,而是难管。如果政策一刀切,简单了断壳交易,无论是对壳资源的所属企业,还是对利用壳资源的接盘企业,都有失公平,同时也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但作为我国汽车生产目录第一案,不管结果如何,其判决都将为以后出现类似事件立下标杆“汽车生产目录”有多老?上个世纪它就已经存在...

面对这种长期存在的“抢壳”、“卖壳”现象,主管部门不是不管,而是难管。如果政策一刀切,简单了断壳交易,无论是对壳资源的所属企业,还是对利用壳资源的接盘企业,都有失公平,同时也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但作为我国汽车生产目录第一案,不管结果如何,其判决都将为以后出现类似事件立下标杆

“汽车生产目录”有多老?上个世纪它就已经存在。“汽车生产目录”有多新?直到日前才出现它的首例侵权案。

今年3月,江苏镇江汽车制造厂打响了中国汽车生产目录侵权第一案,将“借壳造车”现象再次拉回人们的视野。

镇江市润州区法院的一审裁定,精功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拥有的汽车资质无效,判还给镇江汽车制造厂。而对该判决不服的被告精功汽车,当即上诉至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而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将会决定中国汽车生产目录侵权第一案的结局。

然而引人注意的是,汽车生产目录运行多年,国家对汽车生产资质也有明确规定,为何时至今日仍会出现汽车生产目录侵权诉讼?而明令禁止买卖的汽车生产资质,又是如何被各家企业明争暗夺的?一切都要从“借壳造车”说起。

缘起合资“借壳”

记者了解到,由于我国对汽车产业实行目录管理,从而使得现有的汽车生产资质成为稀缺资源。而镇江汽车制造厂的整车生产资质,正是镇江市仅存的唯一一份生产资质。

在2004年,为了取得合法汽车生产资质,浙江精功集团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出资6500万元,联合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工程有限公司、苏州优力卡车辆有限公司等,联合重组镇江汽车制造厂相关资产,并全面掌控了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精功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前身)。

其中,作为汽车生产资质的所有方,镇江汽车制造厂部分资产和资质折合人民币1000万元,获得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10%的股权,控股大股东则是精功集团。从此,精功集团开始了合资“借壳”之旅。

记者从镇江汽车制造厂原工作人员孙林处了解到,镇江精功成立后,主营产品为重卡。不过,与当初合资时的预想不同,该公司成立几年后的销量一直低徊在几百辆。直到2005年,该厂对外披露的企业信息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告显示,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更名为“精功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镇江精功),但镇江精功的汽车生产资质仍然使用原镇江汽车制造厂在产业目录中的“神野”牌。正是这个“神野”牌的生产资质,成了发展和转让争夺的焦点。

孙林对记者表示,镇江精功跟镇江汽车制造厂以及其他股东在2002年合资成立了“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按照协议书的约定,合资公司可以依约经营原镇江汽车制造厂公告及目录内产品,并依约承担原镇江汽车制造厂工人安置。可实际上,合资公司并没有妥善解决原镇江汽车制造厂的工人安置工作。而且,合资公司还将原镇江汽车制造厂的汽车生产资质通过合同的方式变更到自己名下。

  1    2    3    4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