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外资讯

外企卡位 本土车企何时出现“泰坦尼克”?

发布日期:2012-04-12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作者:杨文宇 浏览次数:3624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 4月10日,让影迷期待已久的《3D版泰坦尼克号》又将引爆电影市场。与此同时,各大车企纷纷公布了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份里,一系列让人惊喜的数据。在2012年的第一个季度,德系、日系、美国车企仿佛一下子就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然而,在数据的背后,助推两大车系不断刷新成绩的竟然只有两个因素,不是欧洲市场的复苏,也不是印度市场的活跃,而是美国和中国车市的火爆。
  被国外车企蚕食的中国市场份额
      一边是国外车企的高速增长,一边却是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艰难突围。仅仅从数据而言,国内各大汽车品牌依旧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例如吉利帝豪同比16%的销售增长,长安奔奔MINI、长城腾翼C30、比亚迪S6月销过万辆的喜人业绩。但是,在与国外车企的竞争中,本土车企的市场份额正一步步的被蚕食。据乘联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2012年前两个月销量为57.3万辆,同比下降了14.0%。其中自主轿车共销售45.29万辆,同比下降16.92%。从市场份额来看,今年前两个月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已降至28.9%,其中自主轿车市场占有率为27.86%,几乎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下降幅度创十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其市场份额正在被持续增长的欧美系合资品牌一步步蚕食。
      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赛。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所面对的不是一汽大众、东风日产等,而是大众集团、日产集团等。跨国汽车公司举全球之力,用摊薄的研发和采购成本,加上品牌溢价能力与羸弱的自主品牌对决,注定不是公平的较量。随着合资品牌产品线的持续扩张,自主品牌的压力与日俱增。随着以天籁为代表的中高级轿车价格战全面开打,随着合资品牌的中低端车型,如凯越、阳光等大幅让利,自主品牌的唯一所具有的价格优势也开始被迅速击穿。
      品牌战役或造就“世界级的中国泰坦尼克”
      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然而我们却始终处于一个中低端的位置,成为国外车企的附庸或者雇工工厂,最显著的问题在于科技。缺乏自主的、创新的能力,亦更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品牌。从模仿德系车,到模仿日系车,从青睐于美国大功率汽车,到目前专注于节能减排的新能源车……似乎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自然难以形成一种风格。
      可喜的是,随着奇瑞在品牌建设上的成效:它的销量减少了5.9%,但是利润却增长了19%,中国的本土车企也开始将目光专注于自己的品牌建设。尤其是随着政策对本土汽车的扶持,以及车企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公车采购上,政府全面向自主汽车倾斜,到红旗、上海、北京牌汽车的复活;厚积薄发的吉利全球鹰推出了GC7、GX7,以五星安全的设计、更先进的底盘调校性能和高效率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开始向市场发起新一轮冲锋;长安今年将有五款乘用车上市,首款车型逸动在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首发后,经过几千名工程师细细打磨后,携不逊于合资品牌中级高端车的性能,以更激进的售价杀向市场。
      此外,一汽欧朗、广汽传祺GS5、风神A60、比亚迪新F3、F6等一大批全新车型列阵上场。这批新车尽管在技术和品质上也有不小的差异,但整体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在快速缩小,有些车型如全球鹰GX7的安全性能、长安逸动的静音功效、荣威350的智能交互系统都超过同级别的合资品牌。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自主汽车远远不到唱衰的时候,而是勃兴的又一次起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出现“一艘”在世界车市上扬帆起航的“泰坦尼克”。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