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新能源电池宜统一标准

发布日期:2011-09-22 来源:解放牛网 浏览次数:773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汽车节能补贴标准提高,对新能汽车形成利好。昨天大盘强劲反弹,锂电池、稀土永磁概念板块涨幅领先。但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电池产品及技术展览会期间,多位业内人士表达了对锂电池稳定性不够、成本过高的担忧。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电池,而电池材料是电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据悉,锂电池正级材料成本在锂电池成本中占比约40%。但国内锂电池生产企业大多是小型的民营企业,从电解液的生产、正负极材料的生产到隔膜材料的生产,再到电源管理器件的生产,都有相对较大的技术壁垒,目前“各自为战”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导致了产业链条拉得过长,难以保证电池的质量、安全以及使用寿命。

       而且,从废物处理的角度看,目前国内锂电池的电解液主要成分是六氟磷酸锂,它的污染性比干电池高出若干倍,如果处理不好,将对地区水源、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表示,最近铅酸蓄电池重新被看好,主要是因为能回收,售后环保也好,而锂电池则很难回收。他透露,最近有美国还把一些新的铅酸蓄电池技术路线推广到中国来,说明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之路仍然漫长。

    在2011第三届中国电池技术创新(上海)论坛上,电池领域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表示:“铅酸蓄电池本身并没有污染,只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污染问题,这的确需要花大力气整顿。国内铅酸蓄电池行业良莠不齐,这次整顿主要打击的是那些滥竽充数的企业,而有助于大企业更好地发展。”他认为,铅酸蓄电池有自身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已有152年历史,却还能有这么大的产能和规模,这绝非偶然。“短期内还看不到锂电池替代铅酸蓄电池的迹象。”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也提出,锂电池的优势在于能量密度高,但仍存在安全问题,包括上海、南京乃至法国都发生过锂电池爆炸或自燃事故。对锂电池一边要不断增加能量密度,一边也要高度关注安全。他建议加大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研发支持;其次要建立国家动力电池评价体系和平台网络,同时将检测数据公开,让新能源汽车厂商选择。“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研发起步较早,尽管通过检测的企业有100多家,但能够上车测试的寥寥无几。这是由于缺失国家统一评价体系、评判标准混乱以及门槛太低所致。”他说,同时应成立国家锂离子电池安全技术委员会。新能源电池要长远考虑,重视利用和回收问题,否则若干年后步现在铅酸电池的后尘就晚了。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