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点

企业转型的3个误区和3个建议

发布日期:2016-06-04 来源: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作者:兰青秀 浏览次数:13138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互联网+热闹喧嚣,创新创业如火如荼,供给侧改革政策助力。传统企业转型,你感受到压力了吗?

导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互联网+”热闹喧嚣,创新创业如火如荼,供给侧改革政策助力。传统企业转型,你感受到压力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传统行业企业转型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传统行业?

传统行业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区别于近几年新兴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其他产业,涉及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传统行业企业为什么要转型?

  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则思变。转型大多是被动的,即便是主动的,也只是在预见了危机之后及时反省了而已。传统行业企业转型的迫切需求,来源于企业面临的生态圈的适应性挑战。



 首先,我国经济正在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都在面临严峻的挑战。

   投资:拉动投资的基础设施正在关闭疯狂建设的状态,因为高铁、公路修得差不多了,房子的库存量已经够我们消化几年了。基础设施建设量已经超出了经济生态的需求,不得不放缓脚步了。

  消费:中国的老百姓是典型的不安全感最强烈的人民,即便是经济繁花似锦的时刻,他们还在银行存着大笔的定期,以应对各种缺乏保障的角角落落,何况现在人人紧缩。消费疲软,已是不争的事实。

  进出口:要看国际经济,习近平对世界经济的判断是:经济恢复仍然缓慢、增长仍然脆弱,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旧的动能正趋于消退。

  总体而言,企业在经济生态圈中频受掣肘之痛,未来发展压力增大。

其次,民众的生活意识和习惯正在改变。

 
 
近几年,社会形态的变化正在日新月异。一些领域的变革,正在改变民众的生活意识和习惯。在以滴滴、优步为代表的日常出行方面,它们正在用共享主义的理念,整合民众资源,分享低碳生活,将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逼到转型的拐角;在以天猫、京东、维品会等为代表的电商,正在取代传统商超在居家消费中的地位,大型的商超开始出现“门庭冷落鞍马稀”的境况,不少商超和大型CBD关闭;甚至一些最最基础的生活服务,例如买菜、家政等,都可以通过京东到家、阿里到家等享受便捷的服务。趋势来了,导势者为王,顺势者能活,逆势者必然被淘汰。企业的社会生态圈正在快速变化,真正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

传统行业企业都能转型吗?

 

变革是一场“适者生存”的进化战役。不是每个行业都能顺利转型,更不会惠及每个企业。具备以下特征的传统行业企业,转型路上或许荆棘密布。

第一,不接受新鲜事物,固守原有的商业逻辑的组织。商业活动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这是不变的东西。但是,商业的逻辑却是要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基于需求的商业逻辑的变化。以前超市吸引人来购物,考虑到购物出行问题,就提供购物班车;现在人们更加习惯网购,取消购物班车,提供到家服务,2小时内送货上门,就是一种商业逻辑的改变。

第二,拒绝出让高额垄断利润,依靠独占生存的组织。人类的起源就是在平等和协作中创造社会的,也一定会回归到这样的状态中去(比如共产主义),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的变化正在一点一滴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依靠行政权力、资源垄断、信息独占获取的超额利润,是时候还给民众了。

第三,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正在被社会淘汰的组织。这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命题,涉及组织的立命之本,职场人士的职业规划。很明显,以前生产相机胶卷的企业今天看不到了,当时从事用胶卷洗照片的相关职业也没有了。随着无人机的研制,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不用学驾照了,驾校和教练师傅也没有了;随着大数据集合和分析系统的完善,也许以后教师、医生、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圈子会越来越小。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组织和职业吧,避免成为未来社会的淘汰品。


 

传统行业企业转型三不

 

传统行业企业转型,现在是个热门的话题。点子和处方很多,让人应接不暇。只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企业转型不能“犯晕”。

 

1.不要相信“羊毛出在狗身上”的逻辑

近几年,关于互联网,“羊毛出在狗身上”的逻辑一度走红。服务你,从他身上赚取利润,你乐得用,他乐得给钱,完美的逻辑。只是,我们发现,这个逻辑禁不住思考:服务你,一定为你提供了你认为有价值的服务,而这个服务一定耗费了成本,你不出,谁出?他出,他为什么要出?量入为出,能出必然能进,他从哪里进?好,从其他服务切入;那么,其他服务从谁身上赚回成本和收益?还是你,仍然是你,必然是你。所以,单项的免费或者低费服务,一定只是个营销方案中的小环节,因此,这个“羊毛出在狗身上”逻辑违背商业的本质,决不能作为安身立命的逻辑。

2.不要迷恋“做大了被收购套现”的幻局

有的企业标榜自己走的是资本路线,不认真思考企业的使命与价值,一味地开疆拓土,期待做大后被资本收购套现。殊不知,外强中干的企业,一夜崩盘的比比皆是,而那些大鳄也不是傻子,不会轻易将巨额的资本抛给一个这样的企业。资本只是实体的驱动力,其实没有这么神奇的功能。越是把资本神化,越是容易创造泡沫。我们的经济,杠杆已经够多了,所以国务院才会要求“去杠杆”。回归初心,提供商业价值,是所有企业安生立命的信条。与其空等大鳄收购,不如先踏踏实实干点事情吧。

3.不要本末倒置,理性看待互联网

互联网的实质是信息的共享。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不与需求和供给结合的互联网,最多就是个信息获取的渠道而已。“互联网+”是让我们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而不是转型成为一家互联网企业。本末倒置,容易迷路。走的越深,套的越牢。且不说互联网企业虽然蓬勃发展,也依然有很多需要面对的课题(比如用户黏性、烧钱模式),传统企业进军互联网行业,可能不是柳暗花明的最佳路径。把互联网当成一种工具,用于提升管理、优化供应链、营销推广、用户分析等,就可以了,把每一种价值发挥到极致,就是“互联网+”的成功。


 

传统行业企业如何转型?

终于回归到这个综合的课题。传统企业转型的具体方法论,会因为每个企业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但是,依然有一些共同的理念和认识,值得我们分享和交流。

1.洞察社会需求

社会在发展,民众的意识观念在更新。不管是哪个行业,希望提供能让客户买单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但是,客户也是在变化中的,所以,研究现在的客户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潜在的客户和产业链条上的客户。这就形成一个产业客户圈,从而将客户需求研究提升到了社会需求研究的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前瞻性视野,避免成为社会淘汰的产业,直接失去竞技的舞台。

 

2.回归商业本质

商业的本质是提供价值,商业活动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一切脱离商业本质的活动都是不具有商业意义的活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转型,不能够给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价值,不能够顺利达成价值交换,那么,转型的活动本身就不是必需的。如果我们的转型,在深刻了解需求、达成价值交换的细微环节上有缺失,就一定会出现纰漏,影响转型的效果。一切以价值为准绳,能够帮助企业梳理清楚轻重缓急,提高转型的效率。

 

3.善于借力发力

企业转型必然涉及很多新生事物,不要事事亲力亲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是分工的基础逻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是效果的最大保障。借力是必要的手段,但最终的目的是精准地发力。破冰之举,在于发力。在练好本企业内功的基础上,借助于专业公司(互联网营销等)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找到合适的渠道和时机,就能精准发力,实现企业转型的有效突破。

传统行业企业转型那些事儿,林林总总,就是八个字:不忘初心,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覃黎晓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