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DSG故障困扰,斯柯达无法独善其身,不过,斯柯达汽车董事会主席范安德信心十足。“斯柯达还有很多的发展机会”,范安德认为,在上海大众的扩产计划中,斯柯达的产量将达到50万辆。
范安德的判断来自于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表现。2011年斯柯达全球的销量达到87.5万辆,远超80万辆的目标。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成为斯柯达全球增长的原动力。斯柯达第一款车明锐2007年上市以来,已经累计销售了45万辆。
对于中国市场,范安德的预判是,将来10年左右每年可达到2000万辆的销量。“之前我在中国工作的时候,每1000人当中只有30人拥有汽车,而现在已经提高到了60人左右。我可以想象,可能会有一天这个数字会提高到每1000人当中有100人拥有汽车。”范安德说。
不过,中国汽车市场的政经变数众多,现在它处于从增量竞争到存量竞争的过渡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中掘金,难度在逐渐增加。2012年6月初,范安德就斯柯达的中国战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目标份额3%
记者: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渐趋理性。斯柯达如何来应对这种市场的变化?
范安德:当然,刚开始,斯柯达在中国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现在增长速度正逐步趋缓,我感觉再过一段时间会趋于稳定。
目前,我们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加大投资力度,利用一切机会为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会进一步扩大有关昊锐的业务,同时我们在中国要大幅提高斯柯达品牌的知名度,而在价格方面,斯柯达品牌将继续成为价格最稳定的品牌之一,我们不支持价格大幅度减少。
记者:具体有什么举措?如目前上海大众正在签订扩建新厂的计划,问斯柯达是否会参与其中?
范安德:斯柯达汽车与上海大众是合作伙伴,与上海大众共同发展,在上海大众整体发展战略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一席。在日内瓦车展的时候,我曾说过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至少需要达到3%,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中国的产量至少需要达到50万辆左右。到目前为止,总共有两个上海大众的工厂生产斯柯达汽车,而将来我们会把生产发展到四个上海大众的工厂。
记者:大众中国在调整进口车业务,斯柯达方面怎样应对?
范安德:自从去年日内瓦车展以来,相关进口车业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最终的业务方案我们也会尽快制定出来。而未来,我们会更多的关注相关业务,但目前还需要两到三个月进行进一步商讨。我们认为,第一批进口车应该会从2013年开始在中国上市。
丰田刚刚已经宣布要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变,现代和起亚也慢慢地在往这个方向发展。而我们也正在分析这些变化,对于未来汽车的研发,我们肯定需要考虑这一点。
变与不变的法则
记者:依您在中国市场的经验看,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是否已发生了变化?对此,斯柯达会有怎样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