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海关统计,2010年,上海关区进口紧固件7万吨,价值7.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下同)增长36.6%和24.6%;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万美元,下跌8.8%。出口紧固件120.9万吨,价值18.1亿美元,分别增长30.6%和40.2%;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500美元,上涨7.4%。其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单月进口平均价格几乎全年保持下跌态势,出口平均价格逐步上涨。除10月份以外,2010年,上海关区紧固件月度进口平均价格均呈现同比下跌态势。其中12月份当月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万美元,下跌13%。同时,上海关区紧固件出口平均价格自2010年5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保持上涨态势,12月份当月已上涨至每吨1604美元,涨幅为18.5%。
二、一般贸易是进出口主要贸易方式,加工贸易进口增长乏力。2010年,上海关区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紧固件5.6万吨,增长40.3%,占同年关区紧固件进口总量的79.8%;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0.6万吨,仅增长10.3%,较同年关区紧固件进口总体增速低30个百分点。同期,关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紧固件118.6万吨,增长31.2%,占同年关区紧固件出口总量的98.1%。
三、外商投资企业占进口主导,私营企业为出口主力。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上海关区进口紧固件5.1万吨,增长33.7%,占同年关区紧固件进口总量的73.8%。同期,私营企业通过上海关区出口紧固件70.4万吨,增长41.1%,占同年关区紧固件进口总量的58.3%;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出口23.6万吨和21.8万吨,分别增长15.7%和18.5%。
四、自欧盟进口居首,对美欧出口增速均低于总体平均。2010年,上海关区自欧盟进口紧固件2.6万吨,增长49.9%,占同年关区紧固件进口总量的37.7%;自日本和台湾省分别进口1.7万吨和0.9万吨,分别增长27.3%和93.2%,分别占同年关区紧固件进口总量的24.5%和13.6%。同期,关区对美国和欧盟分别出口紧固件21.7万吨和19.6万吨,分别增长23.5%和30.4%,分别较同年关区紧固件出口总体增速低7.1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占同年关区紧固件出口总量的18%和16.2%;此外,对俄罗斯、拉丁美洲和东盟分别出口13.6万吨、12.1万吨和11.3万吨,分别快速增长98.5%、52.9%和45.4%。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国以及消费大国,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争端正在不断升级。2009年1月,欧盟对我国采取紧固件的反倾销措施,征收最高为87%的正式反倾销税。此后,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国相继对我国紧固件做出反倾销仲裁或调查。受此影响,2009年紧固件全行业出口同比下降了43%。再加上国外厂商不惜以倾销等不正当手段加紧抢占我国国内市场,国内紧固件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为打击国外厂商以倾销等不正当手段抢占我国国内市场,我国于2010年6月29日起,对进口自欧盟的紧固件征收6.1%至26.0%的反倾销税[3],这是我国首次利用WTO规则对国外的贸易救济措施进行反制的案件。此次对欧盟反倾销制裁是国内紧固件企业第1次选择主动出击。
与此同时,对于欧盟对我国出口紧固件如此严厉的反倾销措施,2009年10月12日,我国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正式启动WTO争端解决专家组审理程序。而后经过一年左右的审理,2010年12月3日,WTO专家组发布报告,明确裁定欧盟对中国碳钢紧固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这是中国首次针对欧盟向WTO提出申诉,并且诉求得到支持,这表明我国在运用WTO规则保护本国企业利益方面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然而日前,欧盟发布官方公告决定,对中国经马来西亚转口的输欧紧固件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欧盟称,自对中国紧固件实施反倾销措施后,通过马来西亚转运到欧盟市场的中国产品增多,并继续低价倾销,严重削弱了现行反倾销措施的有效性。受欧盟连续对我国产紧固件进行贸易调查的影响,2010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速低于出口平均增速,而进口相对仍保持较快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