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销售网络的品质、提升用户满意度,宝马不但提供热情的销售店扶植程序,也实施严苛的员工晋升体系。在新店开业前,宝马会派出专职工作团队,为各个部门的员工提供培训,既帮助建立运营与考核规范,也负责梳理本地用户需求,直到新店运营可以达到宝马全球的服务标准为止。此外,各店新聘用的总经理、销售经理、服务经理都需要通过宝马的统一考核,从人事管理到资金调配全部覆盖。
随着奥迪在华销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三年百万辆”目标的确立,奥迪的经销商网络建设也进一步提速。2011年奥迪在华经销商网络数量为200个,2012年年底将会扩张到300家。此外,奥迪经销商网络拥有最高的城市覆盖率,一线城市100%覆盖、二线城市的网络覆盖率达到98%,三线市场达到30%。未来,奥迪在华经销商数量将增至500家。
●生产能力 70万辆VS 35万辆
在中国汽车增速减缓时,奥迪并未放慢脚步,长期受产能不足的状况,将随着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的投产有所减缓。届时,一汽大众奥迪将拥有长春基地和佛山基地(2012年下半年投产)两大厂区,其中,长春基地有两个总装厂,一厂生产奥迪A6L,二厂即数字化工厂,生产A4L和Q5,在经历了2011年长达32天的生产线调整之后,已将产能扩张至30万台/年。佛山工厂初期产能定在15万台/年。截止到2015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总产能将被设定在70万台/年,其中现有产能长春30万台,加上佛山15万台将分别再次扩张,最终实现2015年的产量设定。
至2013年,宝马在华产能将达到35万辆。铁西工厂、大东工厂仅是宝马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一部分,而非供应中国市场的唯一渠道。过去的两中,为全力保证BMW 5系的生产,中国市场销售的大部分BMW 3系均由宝马Leipzig工厂、慕尼黑工厂、Rosslyn工厂供给,年供货总量近4万辆。铁西工厂一期工程设计年产能为10万辆,2013年底可达20万辆;新工厂将生产BMWX1及新一代BMW 3系长轴距版及标准版。同时,华晨宝马大东工厂也计划将产能从目前的10万辆扩能到15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