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鉴定报告为比亚迪洗冤 电动汽车标准有望全面化

发布日期:2012-08-14 浏览次数:1797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鉴定报告为比亚迪洗冤 电动汽车标准有望全面化

在5・26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的第70天,8月3日上午,关于在该起交通事故中起火的纯电动出租车质量鉴定报告终于发布。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院长助理杨彦彰、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5・26”事故鉴定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主持发布鉴定结果,“事故中,e6纯电动出租车动力电池没有发生爆炸,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上的安装布局、绝缘防护及高压电系统设计合理,整车安全设计未见缺陷。”

虽然还了“躺着中枪”的比亚迪一个清白,但是倘若国内电动汽车标准滞后于商业化的局面不被改变,业界敏感的神经随时有可能被挑起,无数的比亚迪们或继续“中枪”。

王秉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到2013年左右,会有20多个关于电动车各方面的相关标准准则出台,“届时关于电动车的标准会趋于全面化。”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上,这显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电池并未爆炸

“e6纯电动出租车事故车辆动力电池没有发生爆炸”的鉴定结论给比亚迪以及关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鉴定组组长吴志新向记者独家透露,事故车辆的起火点有多处,包括轮胎、电池以及内饰等,其中电池起火是因事故车辆受到两次严重碰撞后,车身后部及电池托盘严重变形、动力电池组和高压配电箱受到严重挤压,导致部分动力电池破损与短路、高压配电箱内的高压线路与车体之间形成短路,产生电弧。吴志新表示,“在事故车辆电池包的96块电池中,有24块发生了燃烧,占1/4,而燃烧电池的铝合金外壳和电池极板虽然发生了局部燃烧,但是电池极板仍保持整齐、层次分明,因此可以判断没有发生爆炸。”

虽然吴志新等专家小组成员得出的鉴定结果谨慎、客观,但是关于电池燃烧的起因仍引起众人的质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池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出同样的疑问,电动车的电池在碰撞过程中要保证不会和车体发生短路,“因为电池是一个高压放电体,在发生碰撞时要能自动切断供电,电动车电缆不再有电流产生。为什么e6的电池还是产生了电弧?”

对此,吴志新给出了鉴定专家组的解释回应,“由于本次事故极为严重,碰撞时两车相对速度超过100km/h,远远超过了电动车碰撞标准的速度(50km/h)。这种程度的撞击导致e6电动车电池的保险位置发生了变化,使得只有一个保险发挥了作用,最终产生了电弧。”

在有着几十年交通事故鉴定的专家看来,本次事故形态和严重程度“极为罕见”。吴志新也多次强调这是导致事故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这种罕见,包括e6在“3.5秒内受了组合、带旋转的高速碰撞;包括电动车被撞后尾部与树干碰撞速度为64-67km/h,被撞后电动车尾部深凹1.05米,直接撞到了电池包。“如果换做传统能源车被撞,油箱有可能会爆炸,情况会更为惨烈。”吴志新补充道。

非常调查

按照传统汽车交通事故鉴定习惯,一般只需一个星期的鉴定时间,但是由于此次鉴定工作涉及新能源汽车,整个鉴定过程足足历时两个月。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