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合资企业的孙晓东,最终选择了自主,这一抉择值得玩味。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合资人才相继跳往自主品牌,意味着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到了真正分庭抗礼的时候。
方向大转折
孙晓东何许人?提起这个名字,其实业界并不陌生。1997年年初,他就参与了上海通用的组建,并于同年6月公司成立之初加入上海通用,此后一直负责市场营销工作。曾任上海通用副总经理、上海质量与经济运营部执行总监等职务。
最辉煌时期,孙晓东曾是前上海通用总经理陈虹手下的一员悍将,主管市场营销,据称在经销商渠道享有极高认同感及号召力。2007年他被正式任命为上海通用副总经理。在其带领下,上海通用汽车的市场营销队伍成功地创造了赛欧、君威、凯越等车型上市即热销的案例,令上海通用汽车的销售数字不断飙升,仅用7年时间就销售了近100万辆,这一业绩也让其赢得了“营销虎将”、“营销操盘手”之称。
2011年5月,孙晓东被证实加入PSA集团,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出任PSA集团亚洲运营部产品规划和市场战略总监,负责PSA集团在中国及亚洲市场的产品规划、市场战略研究以及标致品牌和雪铁龙品牌的形象塑造与推广。PSA内部消息称,选择孙晓东正是看中他在营销界的实力。孙于同期被派往PSA法国总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习。对于这样的安排,孙表示很是赞赏。不过正式履新未满一年便又转身,其间曲折令人感慨。
自主香饽饽
很难想像,在合资自主之争中为合资品牌叫冤的孙晓东选择的下一站居然就是自主品牌。无独有偶。就在近期,孙晓东在上海通用的老同事、曾任上海通用总装车间生产经理、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公司整车厂厂长的侯海靖经历了一番波折,再次选择了自主品牌。
两个通用系出身的老战友,连经历都如出一辙。加上今日就任吉利沃尔沃COO的付强以及再往前推算的一干人等,如果说几个人的流动只是个案,那么近年来合资企业向自主品牌的流动则无疑体现了一种趋势:随着自主品牌的逐渐崛起,合资企业高端人才回归反哺自主品牌已成定数。
业内人士分析造成合资企业人才流向自主品牌的原因认为,一是自主品牌由来已久的灵活机制吸引高端人才,不必像合资企业层层叠叠的审批环节,“尽管合资公司待遇优厚,但合资企业相对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一切程序化的东西让人头痛。”二是自主品牌无论是研发还是营销,都处于摸索和建设中,相对于合资企业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高端人才到自主品牌一般会担当较高的职位。三是自主品牌自身实力的提高,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的“小打小闹”,自主品牌走向中国车业前台已是大势所趋。
合资突破口
在自主品牌已经渐渐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时,合资企业是不是已经过时了?曾经30年的合资期限是不是到了退出的时候?在此后的竞争中谁又能占上风?
业内表示,对于合资企业在中国的作用,依旧需要持认可态度。一汽老人荣惠康在一次论坛中表示,合资企业在中国汽车产业成长过程当中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这一点不能忽视,但是时至今日,也必须要在总结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坚持自主。他认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今后仍旧要经历一段比较长的竞争,但“自主这一块肯定要占上风,肯定要主导中国全球最大的这个汽车市场”。
对此,孙晓东也有自己的感慨。他认为,合资企业走到现在应该说遇到了一些不算大的瓶颈,而未来在中国的突破点则很有可能是新能源这一块。这是最后一波的潮流,“能不能赶上后一波的潮流,关键是合资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中方的合作关系怎么在竞争和合作中找到平衡,这看起来需要有智慧,需要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