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配市场鱼龙混杂,假冒伪劣层出不穷的现象已经存在了多年,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当前,一场由广东率先发起的以整治中国汽配市场环境为目标的“三打两建”行动正在向全国推广开来。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国内汽车产销量不断攀升。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06亿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国。业内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
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同时也带动着汽配市场交易越发活跃,但由于部分汽车配件厂商诚信缺失,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导致消费者权益屡屡受损,汽配市场经营行为亟待规范。据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唯一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跟踪站――车人网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投诉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全年共收集并整理的汽车用户投诉10618例,其中有效投诉9839例,而汽配质量投诉占到总投诉量的一半以上。一项最新调查也显示,56%的中国汽车用户在他们的车辆上发现了假冒伪劣产品。
由广东率先发起的以“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为内涵的“三打两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打击,汽配假冒伪劣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尽管每个行业都有假冒伪劣产品,但毕竟是真品多,假货少。可在汽配维修市场,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是副厂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业内人士称,正厂产品占到一半就算是不错了。而副厂产品的成本只有正厂的三分之二,假冒伪劣产品的成本更低,可是它们的利润却可达到正厂的数倍以上。
汽配假冒伪劣累打不死,其症结在于暴利的驱使和制假售假者心存“抓到无非罚点款”的思想,以及国家打击力度不够造成的。中国传动带领导品牌,中国微车传动带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的宁波裕江特种胶带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旭明表示,汽配打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而是一场“持久战”。这次国家“三打两建”发现制假售假“满5万就抓人”,是“打假”效果好的主要原因。
随着“三打两建”行动在全国各地专项整治和突击打假事件如火如茶的进行,使诸多制假售假的汽配厂商神经紧崩,既不敢像以前那样大肆公开销售假货,也不敢地下销售,而随着国家正在推动“三打两建”走向长期制度化,更是让他们没了盼头。不少制假售假者纷纷上岸,准备“改邪归正”,放弃制假售假,积极投靠“正规军”。
各汽配厂商要充分认识到假冒伪劣、低质低价注定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诚信经营企业,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打两建”活动开展以来,国家质监部门和工商执法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联合打假行动,加大了对汽配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在辽宁、河南、山东等汽配大市场,不少汽配城出现大面积关门现象,大批假冒知名品牌的产品被查获,不少地下黑工厂、小作坊被查封,制假者也被依法逮捕。
“三打两建”效果显著,不仅维护了合法经营企业的声誉和利益,净化了整个汽配市场环境,而且也加速了汽配渠道洗牌的过程。假冒伪劣汽配大规模退出市场,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这对于传统强势汽配企业而言,是一次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的绝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