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马拉松”
有需求就会形成市场。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公务车采购充满着巨大的诱惑力。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务车采购额已占到汽车消费市场总额的8%~9%,且各地政府的采购量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
行业人士指出,新《办法》将对现有公务车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可以预见,对于一直想分享公务车采购这块大蛋糕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来说,此次公务车采购标准降低,可谓一个重大的利好。针对此次公车采购改革,有业内人士诚恳建议,自主品牌车企应积极参与采购竞拍,发挥性价比优势,借助政策利好扩大在公务车市场的占有率,将政府采购作为冲击高端产品的试验场。
因为大家都晓得,自主品牌在政府采购上能否取得突破,更是可能直接影响到自主品牌冲击中高端市场的命运。
不过此刻,我们是否也该清醒认识到,虽然新的采购标准给自主品牌一次翻身的好时机,但与世界级汽车巨头们相比,我国自主品牌缺乏积淀,品牌认知度不够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目前竞争中最大的弱项。正如汽车专家贾新光所说的那样,“有一位自主品牌车企老总告诉我,他们的车换个牌子就能多卖五六万元,甚至更多。这是必然的,因为你的品牌不如人家”。
成功者胜在善于捕捉机会。公务车采购变局送来的机会面前,自主品牌万不能将该规定当做保护伞,而应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就此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上。不过,品牌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自主品牌车企也很明白这一点。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有一个“马拉松”观点,他认为,做汽车做品牌就像“马拉松”,要有持久的耐力和斗志,有长跑的准备,不搞“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