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央视“315晚会”曝光后,被称为“国内轮胎召回第一案”的锦湖轮胎召回行动也仅召回了问题轮胎中的10%。并且,5月15日,锦湖轮胎中国董事长李汉燮突然掉转口风,表示目前为止所有的检测报告都显示锦湖产品是合格的。“这次是为了重新恢复消费者信心,锦湖轮胎在没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自发组织的一场召回”。 李汉燮说。
原因:生产环节出现问题
两家韩系轮胎企业均不承认存在质量问题,这与他们此前的做法如出一辙。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称,早在2008年收到495例针对轮胎的投诉中,较为严重的就是锦湖轮胎的鼓包和侧面裂纹问题以及韩泰轮胎的鼓包问题。
“其实,轮胎的质量问题近年来一直都有,不过今年在央视等强势媒体重点曝光之后,才引起各方重视和关注而已。”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表示,“轮胎出了问题,到底是使用不当原因还是产品质量有问题,较难鉴定。以前轮胎厂家一直将责任推到消费者头上,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虽有投诉,但以前总体上被定性为非质量问题。现在自锦湖被认定质量可能存在缺陷以后,大家才对轮胎生产企业的生产把控关注得更多一些。我认为,锦湖和韩泰作为国际性的轮胎品牌,产品的质量设计标准应该是没有问题,因此出现质量问题应该是他们在中国的生产工厂未严格执行相关生产标准。”
而对于这一说法,清华大学教授宋健也表示了认同。宋健表示,轮胎出现鼓包现象是由于轮胎制造过程中的原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环节出现问题,很有可能是在胶料上“偷工减料”。如今,汽车市场大打价格战,汽车厂商纷纷以降价作为促销手段,而为了迎合这些汽车厂商的“成本控制”,一些轮胎制造商同样会因为成本而在制造环节上“做手脚”,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
影响:轮胎行业酿变局
“近期看,无论是配套市场还是售后市场都会对韩系轮胎企业造成影响,尤其是售后的替换市场影响更大一些。因此,其它品牌的轮胎生产商有机会增加市场份额。”陈文凯认为,对于韩系轮胎的竞争对手而言,锦湖的危机可能更多意味着新“商机”的到来。
而接近佳通轮胎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近几周来,已陆续有多家整车企业对其生产工厂进行了来电或者来访,并表达了对于今后加强合作的意向。据悉,目前在中低端轮胎市场,锦湖、韩泰和中国台湾的正新、新加坡的佳通均是主要的竞争对手,且多数整车厂都在使用这几个品牌的轮胎。
但陈文凯认为,从中长期看,配套市场对韩系轮胎的影响并不会太大。“据我所知,包括如上海通用在内的整车企业仍在热卖车型上力推锦湖轮胎,因此韩系轮胎在配套市场上东山再起应该不会太久。”陈文凯称。
某跨国轮胎企业驻华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主机厂提出为某款车型的配套意向,到轮胎企业向前者供货,至少要经历三年左右的磨合期。轮胎企业给汽车OE配套,一般是从某款新车开发之初就开始介入,期间轮胎产品要经过多次测试,一直到磨合出一个最佳匹配状态后才能给它配套。因此,一个轮胎企业想要完全取代另一轮胎品牌在某整车企业配套体系中的地位,并非易事。“我们正在考察并尝试开发新的轮胎供应商,但是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整车企业负责人称。
“不过,由于韩泰轮胎一直试图向高端市场挺进,希望能通过给包括奥迪在内的车型配套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因此经过这次事件后,韩泰的高端路线怕是要走些弯路了。”陈文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