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汽车电子基础软件产业化提速

发布日期:2011-11-23 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网 浏览次数:2388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汽车电子基础软件产业化提速

日前普华基础软件开发的国产操作系统通过了最新的OSEK官方认证,标志着我国自主汽车电子基础软件产品在标准符合性上已达到汽车电子应用要求。“这次我们有3个操作系统平台通过认证,这是自主汽车电子软件技术的一个重要事件。”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亮对《中国电子报》介绍说。这也是近两年来在国家“核高基”专项支持下,今年4月成立“中国汽车电子基础软件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联盟”以来,普华在自主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开发方面取得了又一重要进展。

着力推进产业化

汽车电子基础软件的研发是一个投入巨大、耗时长的艰苦过程,汽车厂商对整车和零部件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极其严格苛刻,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软件在研发过程中需要配合零部件和整车进行大量的测试验证工作,以满足量产级的质量需求。“我们的汽车电子嵌入式系统和开发环境已经有了整车厂的产业化应用,还有一些重点科研院校也配备了我们的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系统用于科研教学任务。一汽、上汽、长安、奇瑞均在该国产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上进行应用测试及推广产业化工作。”赵晓亮对《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说。

“破解我国汽车电子基础软件难题可谓初现曙光。”赵晓亮解释说,“以往我们缺乏自主技术能力,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芯片、软件平台和应用都是以黑箱方式打包出售的,车厂只能选择国际上屈指可数几家掌握垄断技术的国外厂商的产品和服务,代价高、软件价格不透明,汽车厂商非常被动。比如我们开发的平台是一百万元级的,国外的这套东西可能要两三百万元甚至更高,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支持培养主机厂的(基于基础软件平台进行电控系统应用设计)自主技术能力,这有助于车厂掌握电子控制关键技术,提高自主能力,进而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业附加值,为汽车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当然,这也带来了全新的问题。“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产业化应用,涉及软件的平台化、模块化,技术难度非常大。由于中国过去在汽车电子控制领域的技术沉淀少、底子薄、人才匮乏,导致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从没有研发能力到攻克核心技术、并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标准,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这需要从软件到芯片、零部件配套企业到主机厂整个产业链的通力配合协作”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与业务拓展部总监刘明宝指出。

加强产业链协作

提到产业链各方的协作,这就涉及芯片厂商、零部件厂商、第三方开发和汽车厂商等。“我们跟底层的芯片厂商已经建立了合作,在芯片的基础上提供软件,在技术上形成了战略联盟。因为每个车型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它的特点和需求来开发软件。我们跟一些相关的汽车厂和零部件企业建立了很好的联合试验机制和合作关系,从预研开始就整合相关的技术,开展联合开发,进行应用的测试、模拟仿真试验,及装配路试,直到最后量产。”赵晓亮介绍说。刘明宝还补充道,公司产品的优势还在于第三方开发者能很容易地进行面向平台的开发,以缩短开发时间。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