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入世十年盘点:汽车产销连续三年超美

发布日期:2011-12-12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浏览次数:1258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入世十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

承诺:在美国协议达成前,中国同意在2006年中期将之前的汽车关税平均降至25%。欧盟也要求中国在两年内取消对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类别、种类和型号的限制。

现状:中国在2006年1月1日将汽车关税降至25%,在2005年1月1日也取消了汽车进口的配额。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品牌统治。

或许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在当初的入世谈判中,中国在汽车业方面的谈判是极为艰苦的。前世贸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曾对媒体公开表示,“1997年开始汽车关税谈判时,中国汽车关税高达180%到220%。但当时的世界银行有一组数据,由于中国汽车和零部件大量走私,中国汽车关税虽高达180%,但实际关税却只有26%。”

但最终,经过艰苦的谈判和种种让步,中国同意了美国25%的关税要求。具体的承诺是,“在美国协议达成前,中国同意在2006年中期将之前的汽车关税平均降至25%。同时,答应欧盟‘中国在两年内取消对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类别、种类和型号的限制’的要求。”

对于上述承诺,曾有人预测,“入世可能使中国汽车业荡然无存。”但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汽车业却一反人们的认定,从全球汽车业的“小弟弟”一跃成为汽车产销大国。同时,中国在2006年1月1日将汽车关税降至了25%,在2005年1月1日也取消了汽车进口的配额。

据12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行业呈现环比增长,产销均超过1600万辆。在分析人士看来,如果中国汽车业在最后一个月保持正常的运营态势,中国汽车业在产销方面超美或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如算上2011年,这将是中国汽车产销连续第三年超越美国,并稳居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大国和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业2010年创下了1800万辆的成绩,该数据已超过了美国汽车业巅峰时的状态(1700万辆)。

但多位券商汽车分析师告诉记者,与美欧等汽车工业国家相比,中国虽是汽车业大国,但远非汽车业强国,且更多地还是在赚取制造业中“微笑曲线”的两头(低端)。尤其是,在高端汽车配件、高新技术、研发等方面,中国仍不及欧美国家,同时,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仍须在打造品牌知名度、汽车质量方面下功夫。

当然,让国人骄傲的是,中国汽车业在走出去方面也赢得了全球的关注目光。在悍马、沃尔沃、萨博、克莱斯勒、捷豹等知名汽车品牌的收购中,均出现了中国企业的名字,有的甚至取得了成功。部分转载自 国际金融报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