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大发展之时,如何打破外资技术垄断的制约正日益成为我国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部分颇具实力的鲁企已经走在了前列。
近日,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瑞传动”)8AT十万台产能建设项目在潍坊正式启动,宣告我国变速箱技术已打破外资垄断,高端自动挡变速器将不再“受制于人”。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潍坊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雏形”显露,并有望支撑山东汽车产业发展。
年产10万台
13日,盛瑞举行8AT十万台产能建设项目启动仪式,盛瑞传动与国际知名设备供应商签订建设年产10万台8AT自动装配线、自动测试线、自制零部件生产线商务合同。
“今年8月份,江铃控股将在盛瑞传动的配合下,就陆风汽车申报国家型谱。今年年底,江铃控股将采购500台8AT,用于小批量跑车试验,为明年的大批量生产做好准备。”启动仪式上,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吴豫建对导报记者表示。
导报记者了解到,8AT变速器是国家“十一五”期间汽车工业科技攻关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在此之前,只有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掌握该技术,并长期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此次盛瑞传动在此领域实现突破,将提升我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技术水平。
在采访中导报记者发现,潍坊在机械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并涌现出了潍柴动力、福田诸城汽车、凯马汽车、荣昊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
此外,潍坊还依托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比德文动力、广生新能源等骨干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培育电动、混合动力、锂离子电动电池等一批整车和配套产业的自主化品牌,积极争取新能源汽车基地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在仪式现场,盛瑞传动董事长刘祥伍表示,此次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主要包括8AT十万台自动装配线、8AT十万台自动测试线和8AT自制零部件机械加工线三大板块及供应商体系的培育,2013年5月全部建成投产。
“盛瑞传动8AT将为我国汽车自动变速器的产业化树立示范标杆,推动潍坊乃至全省、全国汽车制造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于项目启动,潍坊市政协主席崔建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打破外资垄断
事实上,盛瑞传动8AT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利润方面,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我国在汽车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瓶颈”将实现重大突破。一直以来被外资技术垄断的情况将有所改善。
据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去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从日本进口额达到109亿美元,总进口额为273亿美元,占比超过1/3。这些进口零部件,包括传动系统、车身及其附件、发动机零部件等,大部分都是汽车的核心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