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国产已箭在弦上,7月20日,VOLVO汽车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沈晖在上海告诉记者:“国家很支持沃尔沃,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按程度进行之中。”
2010年3月底,福特汽车与吉利签署了沃尔沃出售文件,交易规模高达18亿美元,标志着:中国民营汽车企业首度收购国外豪华品牌,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制造商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海外扩张。
然而政府对沃尔沃属于外资品牌的认定却使得沃尔沃的身份很尴尬,不得不以合资方式来寻求审批。而作为新建合资工厂,VOLVO将率先满足国内生产必须的本土研发、新能源和合资自主三个条件。
而随着共享技术、开发合资自主车型、建立研发中心新能源计划的浮出水面,VOLVO在中国国产的批复也指日可待。沈晖透露:按照国家对新项目的审批期限,一般从申报到正式批复,需要两年时间,目前时间尚未到。而按此时间计算,VOLVO国产获得批复的时间应该在今年7、8月份左右。
电动车推进同步
7月20日,随着沃尔沃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沈峰亲手将沃尔沃C30纯电动车车模交给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文伟,沃尔沃启动了C30纯电动车的日常试驾体验活动。在这次活动中,VOLVO将提供15辆C30纯电动车给符合标准的上海市民试驾,并通过为期100天的日常驾驶,来收集相关数据。
“中国是我们主场,我们也希望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首发在中国,” 沈晖告诉记者,在VOLVO的国产计划中,也包括新能源汽车,“百日试驾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该车在中国消费者驾驶习惯下的性能表现,为VOLVO电动车批量投入中国市场以及下一代电动车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计划,C30的下一代产品,将在中国国产,并将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考虑进去。目前,在VOLVO位于上海嘉定区的中国研发中心,已成为沃尔沃全球最新技术的研发中心,已组建了新能源团队,主要涉及电能与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而这些技术研发成果并非独立于全球,而是与全球同步,会广泛应用到沃尔沃旗下所有地区发售的车型。
虽然,由于目前政府的鼓励政策细则并未出台,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推广,也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但巧合的是, VOLVO在新能源路线上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路径,与中国政府政策支持的新能源路线不谋而合。这使VOLVO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掌握了先机。
VOLVO在中国的新能源战略将分三步走。第一步优化内燃机阶段,中期在中国投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三到五年后将在中国生产纯电动车。而在此之前,VOLVO计划通过中国研发,把供应商的成本降下来。 并积极与本土的企业寻求合作。记者了解到,在新能源汽车方面,VOLVO已率先与吉利进行了部分技术的共享。
今年3月,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在上海签署技术合作协议:沃尔沃汽车将向吉利汽车转让技术,双方将联合开发小排量、高性能、绿色环保系列发动机和环保型的小型车平台,以及电动车、插入式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