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联盟与制定标准 各方角逐燃料电池汽车

发布日期:2012-03-2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于大勇 浏览次数:16290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近日公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指出;“要开发面向示范和产品验证的燃料电池系统”及“研发面向技术突破的下一代燃料电池系统”。

国外政企联动抢占制高点

此前,有报道称,丰田、戴姆勒、通用、日产等11家全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即将缔结联盟,统一下一代新能源燃料电池汽车的液态氢供给系统的规格。据了解,11家汽车企业已基本同意将统一由储存罐向车体注入氢气的连接器的规格,2012年内还将完成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资格认定。与此相对应,在电动汽车领域,统一连接充电器和车体电线插头国际规格的动作则有些迟缓。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各厂商在规格统一问题上达成一致,将极大地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

近年来,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都在实施氢能产业化未来规划,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车和公路加氢站。在各国政府的扶持和汽车产业的推动下,氢能产业化的两大瓶颈问题——加气站和燃料电池汽车,正逐渐被打破。与此同时,宝马、通用、丰田等全球主要汽车商都已提前作好技术储备。

据统计,德国已经先后投入10多亿欧元用于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按照计划,德国将在2015年建成1000个加氢站,开始实现燃料电池动力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到2020年,将有100万辆电动车和5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投入使用。为尽早抢占市场有利地位,德国奔驰研发的3辆燃料电池原型车完成了横跨4大洲、14个国家绕地球行驶1周的创举。此外,奔驰在德国还有36辆氢燃料电池大巴,已收集到200万千米的运行数据。目前,氢料燃大巴比早期的燃料消耗降低50%,性能和行驶里程均显著提高。今年,戴姆勒将与世界最大的工业气体供应商林德集团进行合作,以城市为中心,增加20处氢气站。戴姆勒还与雷诺—日产开展技术合作,计划2015年左右在日本市场投放燃料电池汽车。

日本已有13家国内石油和气体公司宣布,将在2015年前共同大力发展氢能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在2025年前实现建设1000座加氢站和2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计划。目前,丰田氢燃料电池车高压储氢罐压力已从35兆帕提高到70兆帕,储氢罐容量从148升增加到156升,贮存氢的量比原来高1倍以上,从而能保证续驶里程提高1倍。同时,丰田与日本最大炼油商JX日矿日石能源公司等13家企业将从2013年开始共同建设氢气站。随着日本相关部门放宽氢气罐的相关安全规格,2015年,这13家企业将氢气站增加到100处。

在此领域,美国不甘落后,已在其东部地区建成加氢站高速公路,加注点全部为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同时加紧相关研发。在美国通用公司的努力下,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体积减小了50%,与四缸内燃机相当,重量减轻100千克。据了解,性能更高的第四、第五代燃料电池汽车也已开发成功。

国内产学研携手奋起直追

2012年年初,由同济大学倡议,国内一批在新能源汽车、地面交通、信息等领域具有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在同济大学同时揭牌和签约成立。

据了解,与国外不同的是,目前我国燃料电池行业重在研发而非产业化,国内有60多家机构在从事燃料电池的研究。同时,我国燃料电池市场重点在运输工具领域。与此相对应,我国燃料电池投入最大的领域是质子交换膜(PEM),以适用于车用燃料电池市场。同时,对燃料电池另外两大瓶颈——燃料储存和燃料基础设施的研究投入也占相当大比例。

 «    1    2    3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