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共售出1850.51万辆新车,增幅由前两年的30%以上跌至2.5%。但是,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汽车厂商则加速扩张经销商网络,这被多位经销商认为是造成去年许多经销商赢利出现下滑的一大原因。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11年初公布,中国约有6.59万家经销商,同时等待备案的还有数千家。而作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的美国,其新车销量约为中国的2/3,但新车经销商数量仅约两万家,不及中国的1/3。
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认为,由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并没有限制汽车厂家在同一地区布置经销网点的密度,这导致一些汽车厂家在大城市无节制布点,损害了经销商的利益。
大多数汽车厂商这两年内都在加紧扩张经销渠道。通用汽车今年计划在中国增加600家经销商;福特汽车计划增加110家;一汽大众计划到2015年一级经销商由现在的445家增至800余家。同时还有观致汽车、广汽菲亚特、长安PSA等新进入品牌也在加速铺网。
“经销商数量激增造成了因汽车厂家管理和培训不到位以及过度依赖新车销售的经销店出现亏损。” 新华信汽车服务质量管理解决方案副总经理金永生告诉记者。
一家汽车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汽车厂商扩张渠道是根据汽车厂商在整个车市市场份额以及某个地区市场份额决定,“汽车厂商也知道渠道经销商这两年铺得有点快,但是土地资源是稀缺的,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要提前着手准备。”
王坤认为,在上海等一线城市,投建一家经销店就相当于做一个免费户外广告,而做这样的广告,至少每年要花费200万元。更让王坤等经销商气愤的是,汽车厂商份额扩张是以牺牲经销商利益为代价,为了争夺客户,汽车厂商有意无意地让经销商自己拿出更大的促销力度来吸引消费者。
构建新型合作关系
Auto Forsight汽车分析师张豫告诉记者,渠道永远是一个话题,渠道管理是个策略性话题,不仅是渠道单一的问题,与车企产能扩张、产品策略、市场策略都有很大关系。
王坤认为,厂家扩大产能的冲动和一线市场的实际需求有偏差,汽车行业是个周期性行业,产能的释放是滞后的,但是厂家却没有听取一线经销商的意见,按照自己的市场调研去扩充产能。
“我承认,经销店的理论管理能力和市场应对措施没有厂商水平高,但是经销店距离市场和客户最近,能够及时收到客户的反馈,那么我们把这些反映给厂商后,厂商重视了吗?”上海一家合资品牌经销商总经理告诉记者。
金永生认为,其实汽车厂商也有自己的苦衷,汽车品牌之间的竞争太激烈,蛋糕总共就那么大,谁都不想倒退。业内人士认为,渠道是汽车厂商的根本,汽车厂商应该考虑综合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通过伤害渠道经销商的利益来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汽车厂商需要考虑怎么和渠道经销商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听取终端经销商的市场反馈。
据金永生介绍,根据调研,汽车厂商的一些市场行为在推出之前确实缺少和渠道经销商沟通。汽车厂商需要改变已有的姿态,更加主动深入地和经销商进行意见交换,尤其是结合渠道经销商当地的市场变化去制定资源投放,这样对于汽车厂商和渠道经销商来说是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