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民营企业对话世界500强活动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会上,来自中外的汽车领域代表们围绕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汽车绿色发展的趋势等问题展开了对话与交流。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趋势
今天的对话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屡屡被提及。当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破亿,人均保有量却仍然处在低位。尽管目前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但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预期依然乐观。
“汽车工业要发展,能源问题成了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我国汽车油耗水平与世界先进油耗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
目前,中国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还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叶盛基介绍,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整车企业生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8626辆,销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0202辆。
有关机构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进行了预测,贝恩公司预测在未来3年内,纯电动汽车的潜在市场有望达到150万辆,其中,中国将以20万辆的份额占据全球最大潜在市场;日本瑞穗金融集团预测,到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年产量达到13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年产量达到40万辆,纯电动汽车达到20万辆。
零部件需加大国产化力度
面对前景广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发达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宁波,同样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新能源汽车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零部件产业来配套。“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加大汽车零部件国产化力度,从而实现本地供应。”会场外,宁波本地汽配企业建新赵氏总裁助理季占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许多关键技术被国外大厂商控制,作为本地汽配企业,我们要更加注重研发,以高科技产品占领市场。”
与季占春有着一样的想法,世界500强德尔福公司亚太区公共事务与市场副总裁蒋健表示:“新能源汽车需要更环保、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来配套,对于零部件业而言意味着更大的商机。”
德尔福也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企业,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涉猎,主要涉及电力控制和电池管理方面。“我们在上海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拥有50多名研发设计人员,荣威的许多关键技术就是由我们提供的。”蒋健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目前新能源汽车从单一专注纯电动技术转向支持多种技术的路线,需要的技术要求更高,本土零部件企业如果在性能和成本上找到更加好的解决方案就可以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