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 Power亚太公司最新的报告显示:购车人群对于日本车型的意向率从2009年的32%下降到了2012年的24%,相反,欧系车型在中国意向购车者中获得了最高的购买意向率,并且增长最快。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有可能使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咸鱼翻身。
争议补贴条件
随着补贴政策的启动,新能源领域的战役已打响。
6月16日,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远新能源)宣布正式投产锂离子动力电池,正式进入国内新能源电池领域。衡远新能源被视为吉利布局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标志。未来,吉利旗下VOLVO和吉利两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都将成为衡远新能源核心的供应商。
混合动力享受补贴:合资自主品牌虎视眈眈
几天以后的6月25日,通用专门针对媒体举行了VOLT沃蓝达的媒体沟通会,通用中国公司汽车电气化战略执行总监白雷蒙告诉记者,VOLT已经在天津生态城示范运营。
虽然明确表示VOLT沃蓝达并不能享受中国政府的补贴政策,通用仍积极地寻找中国“新能源”发展浪潮中的机遇。
新能源领域目前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以丰田为代表的混合动力,和与通用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最终谁将在新能源赛跑中胜出,关键还是取决于市场。虽然之前“跨越式发展”观念的提出,国内的企业也很早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上研究。但是在电池等的核心技术上主要依靠国外。
《规划》的推出,从本意上看,政府希望借助鼓励政策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和市场的发展。记者了解到,之所以加强对混合动力支持力度,也是工信部将在对国内生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企业、科研院所进行调研后确定的。“政府采购上肯定会向我们倾斜,我们的荣威混合动力汽车已经享受到了政策的补贴优惠和公务车采购支持。” 上汽内部人士也告诉记者。
不过在消费者层面就很难说。“由于外资企业新能源布局较早,加上传统车的消费观念,不排除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上仍然会选择合资产品。”某自主品牌企业的高层担忧地告诉记者。而这就相当于意味着,拿中国纳税人的资金,补贴和扶持了国外的企业。
“从政府的层面来看,只能是通过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鼓励,促使更多的国外新能源汽车落户中国。就如30年前以市场换技术的想法是一样的。”某企业高管认为。
但显然,寄希望于国产就能拿到技术的想法,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就象大众到中国国产初期一样,都是直接将模块拿来生产。合资企业在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无非也是直接从国外采购模块组装。”上述高管坦言。
他建议,除了规定国产车能享受税收优惠外,还要增加技术壁垒。而陈文凯也提议,针对给予政策支持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可以对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进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