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营业者眼中,当年两巨头大举收购民营加油站还有一个特殊背景。即199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经贸委等八部门的38号文《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见》。“38号文”实施后,很多小炼厂被关闭,两大石油基本垄断了国内的原油、成品油的生产和供应。由于控制了民营加油站的油源供应,在收购民营加油站中,两巨头也自然拥有优势。
“当时,两大石油公司经常派出很多收购小分队到社会办的加油站宣传政策,对于执意卖高价者则威胁要封杀油源,使之入不敷出,进而‘逼上梁山’。最低限度,也要让社会加油站加盟。当时,社会加油站建得也很多,因为建起来之后,一转手卖给两大石油公司,就能赚几百万。”一位不愿具名的民营加油站业主对记者表示。
油源被限制约地炼产能
据悉,位置好的加油站基本上都被两大石油集团收购。截至2011年,两大石油公司加油站数量约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54%。而两桶油2011年的成品油经销量近3亿吨。
综合两大石油、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数据,截至2011年,两大石油公司加油站数量分别达到了30121座和19362座,约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54%。
“1998年前,民营加油站的分布很广,但后来在国道、省道和城市中心这些位置好的加油站基本上都被两大石油集团收购,民营加油站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的较偏远的地方。”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副会长林凌表示,就全国而言,民营加油站分布较多的地区都是拥有地方炼油厂的地区,例如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山东最集中,规模也最大。
1999年清理整顿后,山东的20多家地方炼油厂得以保存,近些年产能不断扩展。金银岛数据显示,2011年山东地炼炼油产能已达到8270万吨,约占全国15%左右。但据山东省地炼协会透露,地方炼油厂每年从两大石油公司获取的原油配额仅有179万吨,大量的原料供应依赖进口燃料油。由于地炼经营灵活,成品油价格一般低于两大石油公司,地炼也成为众多民营加油站的主要供应商。
除此之外,外资加油站也是一个特殊群体,早年中石油、中石化在海外上市为了争取外资支持成为其战略投资者,实施了“以市场换支持”的战略。
民营加油站夹缝中生存
在1999年两桶油大举收购后,民营加油站的数量大幅减少。不过多年在夹缝中打拼,民营加油站仍练就出了几大生存之道。
降价,就是民营加油站生存最重要的方法,前提是民营加油站可以从两大石油公司之外买到更便宜的油。对于零售加油站而言,进油的渠道有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批发销售企业,也有符合资质的社会成品油批发企业,此外还有地方炼油厂。由于政府对于批发价并没有硬性要求,批发价会随着国际油价每日调整,一般而言,地方炼油厂和社会批发商的价格要明显低于两大石油公司。
“民营加油站经营灵活,自己说降价就能降价,两大加油站要是降价还要向公司申请。”北京朝阳区一位民营加油站业主告诉记者,民营加油站的策略主要是以量取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