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称,在与业内专家进行交流时,北京交管局原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段里仁以及一位在福特从事事故形态数据分析近30年的专家均表示从未经历过强度如此之大的碰撞案例。
对于e6纯电动出租车燃烧起火的原因,专家组介绍,在受到两次严重碰撞后,e6纯电动出租车车身后部及电池托盘严重变形、动力电池组和高压配电箱受到严重挤压,导致部分动力电池破损与短路、高压配电箱内的高压线路与车体之间形成短路,产生电弧,引燃内饰材料及部分动力电池等可燃物质。
而对于社会关注的e6纯电动出租车在此次事故中电池组是否爆炸,吴志新表示,事故中,该车动力电池没有发生爆炸,72节单体电池(占全部96节动力电池的75%)未起火燃烧;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上的安装布局、绝缘防护及高压电系统设计合理。吴志新称,遇到如此罕见的事故形态,如果是汽油车,受伤害的程度会更严重。
行业整体水平仍待提升
在此前发生的杭州电动出租车自燃事件,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增程式电动车沃蓝达自燃事件后,526事故的发生再度让社会对电动车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质疑。
专家组得出的结论不仅为比亚迪松了绑,也为被质疑中的纯电动车产业开了一扇透气的窗。
而专家组顾问、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也坦承,目前国内的部分电动车和电池确实存在一些设计和生产上的问题。
他表示,从全国来看,各个电动车和电池的生产企业在技术上存在差异。而在此次事故中,比亚迪的电池组在接近四分之一的部分起火燃烧后,没有发生爆炸,剩余部分的电池也没有继续燃烧,从这一点上看,国内现有的相当一部分的电池生产企业的产品还无法达到这个标准。
由于涉及商业机密,比亚迪此前一直未向外界完整公开其电动车及电池生产技术和过程,而在此次事故鉴定过程中,专家组在签订了保密协议后,得以首次全面分析比亚迪的电动车及电池技术。吴志新和王秉刚均对比亚迪的技术及生产做出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