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轮胎业内外遇阻 企业另觅“新路”

发布日期:2012-11-07 来源:Motorlink 浏览次数:2678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轮胎业内外遇阻 企业另觅“新路”
      有关欧盟轮胎标签法案11月1日实施的消息,自今年九月底便引来众多媒体集中报道。由此引发对中国轮胎产业的担忧、前景预测等文章也随之铺天盖地而来。与此同时,近期也有媒体称“国内自主车商对轮胎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业界也被广泛关注。由此可见,中国轮胎未来可能不仅面临出口危机,同时也面临国内市场压力。面对如此窘境,中国轮胎业应何去何从?这成为国内轮胎厂家、业内人士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对外轮胎出口遭遇“限制门”

      近期,对国内轮胎企业而言,一边是美“特保案”到期的利好消息,使国内轮胎企业好不容易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另一边欧盟绿色轮胎标签法案的推出又给中国轮胎厂商带来了新一轮的阻碍与考验。真可谓“一波未平又起一波”。

      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轮胎每年产量的40%左右用于出口,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金额的80%,约59亿美元。欧盟是继美国后中国轮胎企业第二大海外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额的15%,约达11.5亿美元。

      欧盟轮胎标签法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规规定:在欧盟所销售轿车胎、轻卡胎和卡车胎及公共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标签,标示出轮胎的燃油效率、潮湿路面抓地力和道路噪声的等级。但是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调查分析显示,截止到目前,仅载重轮胎一项,中国约30%还未达欧盟第一阶段滚动阻力最低要求。

      此外,根据以往经验,国内轮胎企业生产的轮胎本身存在以中低端为主及性价比占领市场的现象,其主要是作为备胎、修理厂配胎等使用,质量水准一般,并且根据一段时间对国内轮胎业的观测来看,只有少部分轮胎企业达到欧盟第一阶段标准,如风神股份销售的轮胎、S佳通轮胎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轮胎产业发展现状的确令人担忧。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如何在短时间内调整生产结构,提高轮胎质量及寻找新的企业发展道路,成为了众多国内轮胎厂家预想出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对内轮胎企业面临自主车商“高门槛”

      在刚刚结束的“2012中国绿色轮胎产业发展论坛”上,东风汽车公司底盘安全系统设计室的陈迹和奇瑞汽车公司底盘技术研究院的蔡海辉,在答记者问时分别表示,由于汽车轮胎的综合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和乘驾感受,由此国内自主车商对轮胎质量和轮胎产品安全等方面都提高了原有测试标准,同时对轮胎性能等方面加强把关,并在场呼吁轮胎企业与自主车商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由此可见,中国轮胎企业不光在对外出口市场上面临一场“遭遇战”,在国内市场中也将经受严峻的市场考验。一头是出口市场上有“欧盟轮胎标签法”这一“拦路虎”;另一头是国内车商对汽车轮胎质量、性能等方面的“把关严”;怎样调节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提高产品质量,使其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成为当今轮胎企业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1    2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