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国内轮胎业面临中高端对决 整合迫在眉睫

发布日期:2012-11-13 来源:北京商报 浏览次数:3319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国内轮胎业面临中高端对决 整合迫在眉睫
相比而言,作为中高端领域后来者,韩泰轮胎同样增长迅猛。韩泰中国营销战略部部长告诉记者,韩泰轮胎自2008年起在全球范围开始实施高端品牌战略,并在中国配套奥迪A6L取得突破。随着国内中高级车需求的迅猛增加,韩泰轮胎加大推出UHP(超高性能轮胎)产品、提升UHP产品的销售业绩、服务水平,陆续推出超高性能产品、环保产品等。2011年,韩泰UHP轮胎在中国销售占比达26%。

      本土企业亟待破局

      尽管本土轮胎企业已经开始加大中高端的投入,但要分食到更多的份额并非易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些本土领军企业已形成完整的自主技术研发体系是首要的竞争优势。产品在设计、研发和质量等方面具备了与国外一二线品牌较量的实力,但在品牌方面依然是短期内难以弥补的短板。

      有资料显示,由于高端设备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因此中高端汽车品牌所用的轮胎在汽车设计阶段就将国产轮胎排除在外。目前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占市场主流,与其合作的轮胎企业也都是国际知名品牌,本土轮胎企业很难渗透进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得自主品牌轮胎制造商长期没有竞争的机会。

      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中国轮胎品牌最大的不足其实还是在品牌效应上,与整车消费相似。外资的轮胎品牌往往都是百年老店,而本土的品牌却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这也阻碍了国产品牌在中高端车型的配套。

      “对于中高端品牌,国产品牌的机会将体现在替换市场。” 李宇恒认为,由于中高端轮胎品牌价格相对较高,整车厂家面临价格竞争压力,通常会在配套上压价,给国内轮胎厂商留下市场空间。

       对此,三角集团董事长丁玉华表示,在我国轮胎产业转型升级条件酝酿成熟的背景下,轮胎土洋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对决已经开始,企业更应该思考转型升级并付诸实践。

      记者观察

      轮胎业整合迫在眉睫

      “十二五”时期,我国轮胎产业由大变强,自2010年中国轮胎产业扶持政策相继出台,行业门槛逐步提升,轮胎业的兼并重组进入活跃期。

      我国轮胎产业在快速发展时,存在着集中度较低、研发与创新能力滞后,自主创新开发的产品较少、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高档产品相对较少、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然而,国内轮胎企业近年的兼并重组案例往往是本土企业被跨国公司收购,国内企业间并购的案例鲜有发生。因此,在面临国内外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国内轮胎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还是对中上游产业链资源的整合,都应看做是国内轮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所进行的积极调整。

      如今,伴随着准入门槛的提高、橡胶成本的提升、产能过剩、海外市场萎缩的状况频繁发生,国内轮胎业已从2008年以来高增长、高收益的态势陷入销量、利润双降的困境。

      现在看来,改变国内轮胎产业盈利能力差的局面,需要多方面努力。整体行业不仅要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更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快兼并重组,鼓励企业跨地区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这或许才是治愈轮胎业无序竞争、产能过剩以及海外发展“顽疾”的一剂“良药”。
 «    1    2    3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