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广汽奇瑞联姻 “大自主”关键要“1+1>2”

发布日期:2012-11-15 来源:东方早报 浏览次数:1256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广汽奇瑞联姻 “大自主”关键要“1+1>2”
        背景

  11月6日,广汽集团和奇瑞汽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整车开发、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资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际业务、生产制造管理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这一行为堪称中国首次的本土企业联手,并有望开启中国汽车产业合作模式的新篇章。

  广汽与奇瑞的“联姻”已成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原因很简单,在国内鲜有这样的先例。有市场人士则预期,在自主品牌面临被合资品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窘境下,“抱团取暖”的合作形式或将是中国自主品牌的“新出路”。上述人士补充道,“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很短,单打独斗显然不行,面临的市场形势又十分严峻,显然车企联盟进行资源共享是时下看似可行的一个办法。”

       事实上,共享技术和资源的合作模式,在国际汽车巨头之间其实早已流行。“车企相互之间资源共享合作,最近几年在国际上很常见。目的就是解决产能过剩和分摊高额的研发成本。”譬如今年上半年,宝马和丰田开始在混合动力和环保型跑车领域进行合作,双方共同研发锂电池技术;同期,马自达也和意大利菲亚特结成合作联盟。

  这样来看,自主品牌的“抱团取暖”或许也是未来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一个趋势。

  然而,合作效果如何?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他们调研发现,自主品牌时常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开发资金这块往往难以平衡,并且缺乏技术和人才。因此,国内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之间,应该探索些实质性的合作,才可以达到预期双赢的效果。

  “大致来看,广汽与奇瑞‘联姻’这种合作模式区别于此前被广泛讨论的兼并重组,在政策上是向好的。同时,就市场层面而言,也需要这种联合模式出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杜芳慈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但对于合作结果,杜芳慈也表示,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目前仍难以预计。

  而业界多位分析师也认同这一模式,“‘大自主’是趋势,但关键是‘1+1>2’ 。”可见的是,在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当下,在经历了小型汽车企业的洗牌之后,开始向全行业蔓延。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和渠道的合作,作为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的形式浮出水面。这种合作模式是自主品牌面临困境时的一种降低成本的不错选择。

  但业界也有不同声音。“由于涉及多方利益,有些操作过程并没想象中的简单。对双方来说,短期内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也有汽车行业分析师持谨慎态度,“作为自主品牌领域这样的大手笔联姻,不确定因素肯定有,双方的合作被限定的领域可能比较多,也很难深入到其他领域,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合作成效。”

  但无论怎么来看,广汽与奇瑞开创的国内自主品牌合作新模式,是国内自主品牌继续深耕的希望,在整体实力不足、市场遇冷的形势下,自主品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它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支持和鼓舞。一国内汽车圈资深人士感慨道,“没有世界知名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业面临利润严重外流的窘境,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隐痛。没有强大的自主品牌力量支撑,中国汽车产业虚假繁荣的泡沫总会有破灭的一天,我们需要这股自主力量寻求突破,去改变什么!一切的改变,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