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础上,保税区又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汽车整车制造产值达到1000个亿,与汽车相关的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个亿,“十三五”期间汽车零部件产值也要力争达到1000个亿。从一个“千亿级”衍生出三个“千亿级”,这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举一反三”,其中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科学的统筹规划,以及强大的发展后劲。
汽车整车制造:
三驾马车领航
从大连保税区2008年提出发展汽车整车产业以来,只用了1年多的时间便引进了奇瑞;从奇瑞2009年落户,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便迎来了下线。在此期间,黄海入驻、东风日产入驻,保税区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汽车整车产品结构。
2012年12月26日,总投资17.6亿元,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19.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黄海大连整车项目成功下线,其主打高端轻客市场的黄海瑞途可拓展出公务、商务、警用、医疗、工程车、校车及RV等专用车型。在此4个月前,总投资47亿元,作为我市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项目奇瑞汽车大连工厂正式下线,其生产的东方之子轿车,成为国产自主品牌的代表。据了解,从8月28日东方之子下线到2012年年底,在出口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奇瑞汽车大连工厂累计承接国际订单1700余台,分别出口俄罗斯、智利、委内瑞拉等国家。2013年,工厂预计年产量约5万台,出口约17000台。
东风日产是保税区引入的首个高端整车项目,项目一期投资总额50亿元,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产,形成年产15万辆中高档整车的规模,加上随后的二期建设,最终将在大连建成年产30万辆规模的整车工厂,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三大整车项目产品各有侧重,避免了恶性竞争,也形成了优势互补。三个整车项目一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年产整车能力将达到43万辆(奇瑞20万辆、黄海3万辆、东风日产20万辆),整车制造产值达到千万元已在预料之中。
服务业增加值:
一路高歌猛进
发展汽车产业,整车制造是一处“金矿”,而由此带来的相关服务业,则又是一处“富矿”。为了推进汽车整车产业的发展,大连保税区规划了汽车产业区,将其划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以三大整车项目为主,北区则主要发展汽车配套产业、汽车主题旅游、二手车交易市场和为汽车产业配套的房地产、商住休闲项目等。随着三大整车项目的投产以及建设的加快,与汽车整车项目相关的服务业增加值作为一种崭新业态,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首先是产业发展带来的城市化成果。随着整车项目的入驻,会带来大量的产业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由此产生的城市服务功能是一大商机。去年,由一方集团投资兴建的大连生态卫星城开始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28.67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首期投资超过200亿元。
其次是汽车销售及金融服务方面的效益。大连汽车广场项目是大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乡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市场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而重点建设的十大类市场之一;是国家商务部批准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试点项目。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主楼内部装修,预计将于今年正式开业。大连汽车广场由大连钧诚集团投资,计划总投资20亿元,规划面积约0.8平方公里,二手车交易中心用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
第三是汽车文化及相关附属产业的快步推进。由海昌集团投资30亿元兴建的大连汽车主题公园正在稳步推进,该项目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是一个集汽车主题文化、汽车运动、汽车研发和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项目。
零部件产值:
聚集带来兴旺
按照整体规划,保税区汽车产业将以建设国家级汽车整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出口和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为发展目标,力争用十年时间,建成辽宁省最大的汽车产业区;用二十年左右时间,建成东北三省最大的汽车产业区。在此基础上,有人曾经预测,大连保税区整车项目全面达产后,产能约85万辆,产值约1600亿元人民币,将带动1.5万人就业,同时带动约30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入驻。其中,零部件配套产业作为整车聚集带来的效益显现,其随着整车陆续投产后产生的能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仅以去年开工建设的汽车产业配套园来看,相对规模较大的就有投资4亿元、坐落于大连汽车物流城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以及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的东风日产零部件工业园,由于基础设施到位,加之便利的交通环境和毗邻整车工厂的区位优势,吸引众多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包括为奇瑞、黄海、东风日产配套的在建零部件项目近40个,投产28个,保税区聚集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00家,已占全市的三分之一。
据业内人士预计:整车工厂落户前后一般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的高峰期,而效益则在整车投产后开始显现,按照保税区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规模以及未来规划,在“十三五”期末,保税区汽车零部件企业创造的产值足以跨过千亿元大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