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脱节研发
中国车企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全面落后于欧美日车企,特别是在电池寿命与成本上。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特聘专家王秉刚表示,国内相关企业氢燃料电池的稳定寿命还在2000小时左右,而国际先进技术已经可以达到8000小时左右。
“氢燃料电池设计寿命要达到5000小时才能达到产业化目标要求。”侯中军说。目前德国戴姆勒公司开发燃料电池B级车、丰田开发燃料电池SUV、本田公司的FCX clarity轿车和美国通用公司的Equinox SUV都已达到相关要求。
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过高是全球车企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但中国相关数据早在2008年就已经被拉开较大差距。根据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伙伴组织报告,当年燃料电池系统成本数据显示,美国为73美元/kW,韩国66美元/kW,而中国为130美元/kW。
列入量产化计划的国际巨头正致力于成本的降低。丰田汽车宣称其氢燃料电池SUV在2015年价格可由13万美元降低至5万美元;奔驰在今年年初计划与福特、日产共享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目的之一也为降低成本。
侯中军认为国际巨头加速推进产业化是因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本身的优势,据其提供的数据,氢燃料电池汽车电源系统总能量密度约为316wh/kg,而目前纯电动车用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大多低于100wh/kg。
据奔驰公布的信息,其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满燃料的续航能力达400公里,百公里耗能相当于3.3升汽油,而加满氢燃料的过程仅需3分钟。
这些数据相对于中国车企痴迷的纯电动汽车技术高出许多。侯中军认为,中国车企在轻燃料电池技术上的落后,源于研发模式的不合理。中国采用了机构、高校负责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的模式,没有鼓励企业参与研发,企业积极性不高,导致市场化研发缺位。
政府过去几年在政策上冷落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企业过于单一迷恋纯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选择时,中国政府引导政策主要针对纯电动汽车制定,基本放弃氢燃料电池汽车。而欧美日政府一直在加大扶持,比如英国政府就在最近提出,将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其计划2030年之前英国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160万辆,并在2050年之前使其市场占有率达到30%-50%。
“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引导性投入还是太少,应该加大投入。”叶盛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