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汽车共享市场日渐庞大 欧洲用户约70万人

发布日期:2013-06-08 来源:中国商报 浏览次数:1307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汽车共享市场日渐庞大 欧洲用户约70万人
      最近,福特汽车在欧洲开展了汽车共享业务,成为最新加入这个备受关注的市场的一员。目前戴姆勒、标致雪铁龙、丰田、大众以及宝马等公司均在欧洲开展了汽车共享服务,瞄准了随之产生的其他增值服务带来的丰厚利润。

    新兴市场

    “汽车共享”,是指许多人合用一辆车,即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有点类似于在租车行里短时间包车。该服务手续简便,打个电话或通过网上就可以预约订车,也叫做汽车合用组织(carpool)。目前在欧洲,使用汽车共享服务的用户约为70万人。

    有数据统计,目前大约40%的车主都考虑通过使用汽车共享这种服务来减少开支。目前欧洲汽车每千人的汽车保有量为420辆。Frost&Sullivan研究机构表示,目前使用汽车共享服务的车主年龄段为34岁以下,且67%的用户具有本科学历,51%的用户没有私家车。这些特征都是之前汽车制造商们十分关注的潜在客户的类型。

    分析师计算,在2011年,汽车共享产品增加的2万余辆汽车至少替代了25万辆私家车的销售。尽管汽车制造商们知道如果大力开发汽车共享的市场,将会对其新车销售业务产生竞争,但是,伴随着汽车共享服务而产生的其他增值服务也会为汽车制造商们带来丰厚的利润。加之汽车共享或在未来成为新的市场,因此,各大车企们都加紧扩大自己在这个新兴市场的份额。

    多样化竞争

    戴姆勒的汽车共享服务Car2go目前在全球拥有37.5万客户,在三座城市中这种服务已经实现了盈利,预计在2014年,该公司的Car2go服务就能覆盖前期开发成本。预计在今年年底,Car2go服务的车辆数量将再增加1万辆。目前戴姆勒将Car2go服务移交到了一个新的部门负责运作,该部门还将负责为用户实现停车位预约等服务。戴姆勒预计此部门在2014年将能实现1亿欧元的收入。

    宝马与大众在汽车共享市场也开展了业务竞争。宝马自2011年5月在德国的四个城市中开展了DriveNow汽车共享服务,目前使用该服务的用户约有8万人,预计在2020年,用户的数量将达到100万人。DriveNow产品服务董事总经理AndreasSchaaf表示,宝马公司目前正寻求在德国开辟新的市场,并且希望能将该服务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大众汽车以及大众旗下的金融服务公司目前提供汽车共享的主要市场也是在德国,因此宝马与大众面临着直接的竞争。

    新加入这个市场的福特汽车与其他车企的切入点不同。Ford2Go为客户提供了汽车经销商网点的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允许用户们从特定汽车经销商网点租赁车辆。丰田汽车的共享服务主要以电动车为主。PSA的汽车共享服务MubyPeugeot在欧洲11个城市中为用户提供汽车、货车、摩托车甚至自行车的共享服务。该公司预计在2013年末将再使其用户数量增加30万人,力争成为这个市场的龙头。

    分散业务风险

    Frost&Sullivan公司预计,尽管目前在欧洲使用汽车共享服务的客户约为70万人,然而预计在2020年,该市场用户将达到1500万人,全球市场的容量则更为庞大。通过这种服务,消费者们对于新车购买的需求就会下降,所以汽车共享服务在短期内会对新车销量产生影响。

    然而,长期来看,就算没有这种服务,如果汽油的价格再次攀升,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仍会降低,车企依然会受到影响。有了这种服务,车企可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体,通过提供预约停车位、增加租车网点的增值服务获得利润的同时,稳住自己的客户群,这无疑为车企提供了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因此,汽车共享市场的发展,为汽车制造商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被称为“分散业务风险”的利润点。通过个性化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使其成为公司的长期客户,且车企不用过多担心油价或宏观经济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这无疑为汽车制造商的未来提供了发展空间。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