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引发大规模召回
近业界专家称,东丽造假产品确实存在安全了隐患。近日,东丽准备通过由外部专家组成的调查委员会,最快于年内汇总原因查明结果。此外,丰田合成、普利司通、横滨橡胶、住友橡胶等多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也纷纷表示,由于违规行为长期实施,各公司将加紧锁定对象产品和确认安全性。
东丽造假产品是否会引发大规模召回?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11月16日,普利司通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要在中国主动召回普利司通旗下品牌耐驰客部分规格的轮胎。据了解,召回时间为:2017年11月16日起,数量合计225511条。召回原因是:因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可能存在强度不足。特别是在低气压等情况下持续使用,轮胎发生过度变形的情况下,轮胎内部的胎体帘布的局部可能断裂,严重时可能造成轮胎漏气,存在安全隐患。
业界部分人士猜测,召回或与其使用东丽造假产品有关,但没有得进一步证实。
日本供应管控存在缺陷
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数据造假的风波还未停息,有色金属巨头三菱材料跟着沦陷,余音未了,日本化工巨头东丽子公司也数据造假……这些企业的重要客户都是汽车。
近日,神户制钢(KOBELCO)发布消息称,公司曾有组织地篡改部分铝制品的强度等性能数据并进行供货,部分违规行为从10年前就已经开始,包括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约4%的铝及铜产品,涉及约200名客户,其中大部分为汽车用户,包括丰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三菱等车企均“中枪”。11月24日,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社长竹内章在记者会上承认,公司下属的三个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三菱伸铜和三菱铝业存在出厂产品技术参数造假问题。三菱此次爆出的造假问题,是三菱材料篡改了产品测试数据,向客户提供了没有达到合同载明的材料指标要求的橡胶密封垫圈产品,这一造假行为可追溯到2015年4月。另一家子公司三菱伸铜(Mit•subishi Shindoh),纂改了金属制品数据,这一造假行为可追溯到2016年10月。2015年,高田集团终于承认其安全气囊存在缺陷,召回范围扩至3400万辆。
张洪民告诉记者:“我们听到该消息后都非常震惊,毕竟一直以来日本制造在国人心中处在神坛地位,从最近一系列新闻的来看,日本制造存在一定缺陷,大大影响了日本制造的地位,应该说日本制造已经被拉下神坛。”
“涉及的企业都是跨国巨头,以普利司通为例,其年销量28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产品覆盖全球。”业内专家认为,日本涉及数据造假的巨头们丑闻事件暴露后,国人必须重视日本倍受推崇的供应商管控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中国本土轮胎企业某负责人则认为,该事件发生会大大影响东丽等日本零部件供应商的品牌价值,行业口碑将大大下降。
中国制造正在崛起。张为民对记者说,日本制造丑闻也警醒国人,无论何时何地采访不正当手段保持品牌领先地位及抢占市场份额,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可耻的。(来源:中国汽车报 黄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聚汽观察(juqiwangluo) 公众号,欢迎评论,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