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行业发展不均衡制约整体竞争力提高。我国铅蓄电池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1/4,但有的企业已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有的仍然是手工作坊式的落后工艺。目前,国内有铅酸蓄电池企业近2,000家,有将近30%的企业都是生产和环保条件不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小型作坊式企业。而在持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中,只有不足300家是年产值超亿元的中大型企业,其余的都是以手工作业为主的低端企业,很多都存在环评手续不健全,行业发展不均衡影响了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良的推进,制约着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据悉,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已将《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起草完毕,经行业内讨论后已报送工信部。该《准入条件》对新建项目和现有企业都提出了明确细致的要求,限制低水平低技术含量项目,提高了行业门槛。该准入条件很可能将在明年上半年正式出台,大批技术不达标、资金实力弱的企业将被淘汰,行业将加速整合,从而有利于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环保水平,减少血铅等污染事件。
为此建议:一是考虑适当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切实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生产及回收环节,引导行业自律;二是促进行业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增强原材料供给能力,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三是扶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蓄电池产业技术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行业出口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