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时笔者问章红:“刚才那只齿轮不就超差1~2丝吗?你责令车间返工,还真应了‘一丝不苟’这句成语啊!”章红爽朗地回答:“1~2丝的确是小偏差,这可是泰隆技术标准的下限;1~2丝的误差,装配在设备上也许不会引起人们觉察到的磕碰声,但这是高端设备不容忽视的节点,也是操作人员决不允许超越的界线。”
章红今年35岁,毕业于江苏一家知名大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10年前,她受聘于一家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从事检测工作,先后担任主检、QC质量攻关组组长、检验科科长助理等职务,多次获评“企业质量标兵”和“先进工作者”。6年前,章红进入江苏泰隆集团担任检验员。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章红主动要求到一线生产岗位当检验工,先后在减速电机车间、风电车间、NG新产品车间和加工中心车间当检验员。在生产一线,她虚心向车、镗、铣、磨以及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工师傅们潜心学习,很快掌握了各类产品的加工工艺与零部件检测要领。
该厂质检科阚科长介绍,他们质保部所管辖的200多名检验工分布在企业的30多个车间班组,200多个生产工段,分别负责各种零部件的检验和质量控制。他们是道道质量关口的卫士,而章红所在的测试中心却处于“一户当关”的主导地位。齿轮、主轴、箱体是泰隆产品的核心部件,章红的岗位主要承担这三大部件的首检、巡检和终检任务。
首检是生产过程的第一道设防关卡,通过首检可以把产品部件的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批量报废。章红说,如果部件通过了首检就认为万事大吉,将会后患无穷。因此,巡检是她每天必不可少的主课题。章红认为,通过巡检不仅能发现问题的现状,更重要的是找出原因,排除故障。近期章红在风电车间巡检时,凭直觉发现一只R10型齿轮的齿向与齿距有一些偏差,于是她当即让那位磨齿机操作工停机,并帮助他找出加工工艺文件图纸进行参数检查,再配合这位操作工进行床身平行度与垂直度检查以及工装夹具性能的检查,都没有查出原因。最终他们判断是磨齿机床身温度超高所致。经过冷却处理后,加工件很快恢复了正常。然而章红并没有就此了结,为了防止批量报废,她要求将本班以及上班操作人员此前加工的24只齿轮一一送齿轮测试仪检验。经查发现两只工件超差。进行返工处理后,她才认真填写事故报表,并向厂质检部通报了这起部件质量问题的处理全过程。
巡检如此复杂,终检更不轻松。今年5月份的一天傍晚,泰隆集团钢帘线设备制造公司接到通知,出口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的一批钢帘线水箱拉丝机必须连夜组装,确保第二天批量运送外贸口岸。按照企业质检程序,拉丝机的箱体必须通过三坐标终检才能进入最后的组装与出厂程序。此时章红已经下班,接到通知后,她快速回到检测中心室,一丝不苟地对25台拉丝机箱体部件一一进行终检。检测过程中,她查出了两台箱体的空心主轴同心度与键槽对称度略有超差,判断这两台箱体主轴的同心度内孔还有加工余量,只要拆卸后运回车间重新返工镗孔,尚不至于报废。待25台箱体全部测试完毕,再将两根返修后的主轴重新检测合格后,天已大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