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企业信息工程技术是实验室重点突破的一个难题,“这项技术一个很好的应用就是让轮胎有了身份,生产时将芯片嵌入轮胎,就能记录下从生产到报废的全过程。”软控股份工作人员解释,车祸事故中,有些理赔公司都以轮胎出现质量为由让轮胎生产厂家成了替罪羊,有了这个技术后,就能及时判断是否是轮胎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保护轮胎生产企业。目前,该技术已经在个别轮胎上进行了尝试,以后有望大规模投入到实际生产中。
作为世界轮胎消费大国,我国每年能产生2亿条废旧轮胎,但它们的循环利用率仅有10%,造成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因此,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院长汪传生研发的“废旧轮胎炼油”新方法也是实验室要重点推广的一项技术。
“主要是利用低温裂解,将轮胎转变为燃料油、钢丝和炭黑。”汪传生介绍,现在很多废橡胶和废塑料的处理还是采用原始方法,有的直接掩埋,有的用来焚烧发电,还有的用土法炼油,这样不仅燃料油的转化率低,而且造成严重污染,浪费能源,“这种新方法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还能生成有用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