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新能源汽车规划仍待修改 电池产业尚需规范引导

发布日期:2012-01-06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次数:1367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新能源汽车规划仍待修改 电池产业尚需规范引导

让业界翘首盼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终究未能在2011年出台,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昨日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透露:“工信部牵头的规划上报了国务院,最近国务院也开会审议,规划还要修改。”对于规划何时出台,他表示并不知晓。与此同时,与会的业内专家建议,应以电池为依据来规划电动汽车发展,加大电池产业的规范和引导,加快建设标准体系和检测评估体系。

规划应以电池为依据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路线图,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表示,在国家战略层面“上位”的技术路线,是要实现交通工具能源供给的多元互动化、道路车辆动力系统节能环保电动化、以及车路网协同交通智能、安全、合理化。“在国家层面上支持的重点,其实没有特别限制某些车型,就是支持电动化的发展,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甄子健说,在企业和产品层面的“下位”技术路线,从电动汽车技术本质和关键零部件产业供应来看,混合动力、纯电动、插电式包括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技术基础是一致的,至于开发何种车型,这是企业根据自身技术资源、市场需求、综合的成本、企业战略等自行选择的问题。

杨裕生建议,产业发展规划的技术原则,应以电池为依据,规划电动汽车发展,以不用油、零排放为最终目标,恰当利用当前动力电池来生产电动汽车,近远兼顾,全面规划,用好各个发展阶段的各种电池,生产相应的电动车。与此同时,要转变观念,扶持民营企业发挥补充作用,加紧自主研发,不要再走“市场换技术”的传统道路。另外,还要建立动力电池重大专项。在“十二五”期间,要大量发展微小型电动车,同时采用增程技术发展大中型汽车,此外要研究下一代电动汽车及其能源。

规范引导电池产业

“目前,国内企业在电控、电池、电机方面,在满足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赵波认为,特别是现有的电池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不足,产品的能量密度不高,循环寿命不长等因素都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基础处处长彭红兵进一步谈到,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有些企业急功近利,追求短期的利润,在深层次的研究方面不够充分;其他包括关键材料、装备等水平,特别是涉及到动力电池行业的安全性、可靠性方面,还没有开展更多深入的研究。另外,标准的检测体系目前相对比较紊乱。

彭红兵表示,工信部将加大对地方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的规范和引导,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他认为,建设标准体系和检测评估体系是支撑整个电池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目前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在未来的锂离子电池产品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加大评估力度,保证产品未来大规模的市场应用。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