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外资讯

抬轮胎关税=提高就业率? 奥巴马说对一半

发布日期:2012-02-02 来源:网易汽车综合 浏览次数:11127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对于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美国而言,中国就像是高盛集团那样成为一只替罪羊。

上周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国情咨文时表示,美国对中国制造的汽车轮胎实施已有两年之久的贸易惩罚性关税措施促使美国轮胎企业保住了逾千份就业机会。

“本届政府针对中国提出的贸易救济案例数量是上届政府的近两倍,而且卓有成效。由于我们阻止了中国轮胎的蜂拥而来,让一千多名美国人在今天得以有工作。”——摘自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1月24日发表的国情咨文。

这项贸易关税措施确实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但其数量并不多。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大约有51,600人受雇于美国轮胎制造行业,而在2011年这个数字仅上升到51,700人。然而,自这项更为强硬的贸易政策实施以来,美国轮胎制造业已减少了数千份就业机会。

在2009年全年,美国轮胎制造业的雇员总数平均为55,000人。自2000年鼎盛时雇员总数达86,800人以来,美国轮胎制造业雇员人数不断下滑的趋势已持续了十多年之久。对于几大轮胎品牌而言,在海外制造轮胎实在是因为成本较低,而且他们把轮胎生产线向海外转移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项惩罚性关税确实最终促使2011年美国进口的中国轮胎数量相比2009年减少30%,但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本土的轮胎产量因此而增加了30%,而只是意味着来自加拿大的轮胎进口增加了30%,来自韩国的增加了110%,来自日本的增加了44%,来自印尼的增加了152%,来自泰国的增加了154%,来自墨西哥的增加了117%,而来自台湾低量供应商的轮胎进口数量增加了285%。

此项惩罚性关税将在今年进行再评估,它也是中美贸易纠纷中受关注最多的争端之一。

上周,《华尔街日报》记者约翰·伯西(JohnBussey)就此项关税而对一位轮胎零售商及固特异公司(Goodyear)的一位发言人进行了访谈。轮胎产购双方所达成的共识是,现在中国成本低廉的轮胎价格由于此项关税而上涨过高,而美国消费者正在为此而付出代价。在某些情况下,中国轮胎的美国市场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此项措施原本是旨在打压乘用车及轻型卡车的轮胎进口,以借此扶持美国轮胎制造商,并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但对美国政府公布的一系列相关数据进行仔细观察发现,这项措施对美国轮胎制造业根本没有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

固特异发言人基思·普莱斯(KeithPrice)告诉《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说:“惩罚性关税对我们公司的北美业务并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轮胎主要都是低端产品,而我们多年前早就离开那个市场了。”

奥巴马实施的此项关税措施只产生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效应。由此新增的美国就业机会(奥巴马总统认为至少创造了1,000个就业机会)究竟是此项政策的功劳,又或仅仅是美国汽车业回暖所致,也都无从判断。美国人口普查局并不编制与受此项关税影响的低端轮胎市场有关的制造业产值数据。对于在该行业增加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而言,美国各州及地方政府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所产生的成效更加明显。普利司通公司(Bridgestone)正在南卡罗来纳州投资12亿美元,用于生产高端的工程车辆轮胎。该公司表示,将在未来八年内创造850个就业机会。这特种轮胎在市场上并没有面临受此关税影响的中国竞争对手。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