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反收购之后德赛西威力求把握技术掌控

发布日期:2012-02-04 来源:snowman 浏览次数:1144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双方谁也没有料到,最初的自愿向外方出售股份最后竟然演变成了全部收购外方股份,而这次反收购很可能意外地成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中资收购外资的第一案。

2007年底,广东德赛集团向德国大陆汽车集团提出动议,希望对方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其手中持有的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30%的股份。

当时,声称德国技术不能落入外国人之手的大陆集团刚刚击败美国TRW公司,以114亿欧元的高价完成对西门子威迪欧全球业务的收购,它也就拥有了上述惠州公司原来由西门子持有的70%的股份。作为中方股东的德赛集团感觉到了大陆集团的强硬作风,觉得作为小股东的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再掺和到这家不断变换外方股东的汽车电子公司中去。

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身世复杂。公司1986年创立,当时的股东是惠州工业发展总公司(德赛集团的前身)、飞利浦汽车音响系统和香港金山工业集团,公司名称则为中欧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1998年,德国的汽车电子公司曼内斯曼威迪欧收购飞利浦音响系统全球业务,中欧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的外方股东增加了一个。第二年,曼内斯曼威迪欧将香港金山工业集团的股份也收购过来,由此,这家公司成为了曼内斯曼威迪欧和德赛集团的合资企业。

2001年,西门子收购曼内斯曼威迪欧,2002中欧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更名为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西门子威迪欧全球业务分三个支部,分别是动力总成、安全和内饰,内饰包括导航收放机、空调控制器和内饰车身管理等,惠州的这家公司的业务就属于第三个支部。

在度过了几年好光景之后,随着西门子威迪欧被大陆集团收购,已经在数字视听、移动通讯、新型电池、精密部件、LED显示等多个领域发展的德赛集团决定放弃汽车电子这块非主营业务。

放弃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赛集团与公司新股东大陆集团最初的几次见面体会不到对方的尊重。据称,德赛集团董事长、总裁姜捷曾经说过:如果今天还是西门子威迪欧的话,我们不会卖,也不会退,我们还会继续合资。

德赛出售股份的谈判持续了2008年整整一年。《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2008年年底,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大陆集团迫于自身压力,放弃了之前一年的谈判成果。

随即转折发生了。

德赛集团向大陆集团提出:既然你不遵守之前所谈的条件,那现在我就行使我中方的权利,作为股东之一,按照合同精神行使我的权力,我来收购你外方的股份。

而德赛集团之所以敢于反收购,除了这家公司的业务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错之外,还在于在一年的谈判中,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的核心团队竟然没有一个人走。面对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面对一个势头良好的市场,再面对大陆集团的变故,德赛决定反收购。

反收购的谈判同样艰难,也几乎持续了整整一年。2009年的圣诞前夕,谈判完成,在香港顺利签约。2010年1月19日,正式得到工商局的批准,原来的西门子威迪欧汽车(惠州)电子有限公司正式改名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德赛西威)。

自成功收购外方股份后,德赛集团已把汽车电子产业作为集团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成立了德赛汽车电子事业部。2010年4月25日,北京车展()期间,德赛集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德赛集团成功收购西门子VDO(惠州)暨德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战略发布会”。

2011年12月13日上午,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春霖向《汽车商业评论》回忆起这段并不遥远的往事,还是颇为感慨。他说:“这次的收购行动在中国的企业当中,就汽车零部件产业来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50岁的新加坡人陈春霖是这家已经有25年历史的公司的老人了。1998夏天,他被“飞利浦车音响系统”派到中国领导中欧电子工业公司,预计呆上三年就回去,但谁知一待就是六年,经历了公司控股股东从飞利浦车音响系统到曼内斯曼威迪欧,再到西门子威迪欧的过程。

他在2005年之后来到西门子威迪欧上海总部,任中国区副总裁。2007年底,德国大陆集团收购西门子威迪欧,2008年中旬,他离开大陆集团,不久之后,他加入德赛集团,成为企业的高级顾问。

让陈春霖领导这家已经完全属于中方的公司显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众所周知,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基本都是在中国的制造基地而已,离开了外方技术输出的德赛西威,虽然说企业内部可以形成互相尊重的氛围,但公司运作是否如同被断了奶的孩子,它的生存可能性在哪里?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