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外资攻占市场 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腹背受敌

发布日期:2012-03-2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次数:6028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接踵而至。中国钢产品、铜版纸、无缝钢管、太阳能制品等均卷入其中,汽车行业也难逃厄运。从2009年的轮胎特保案到日前的钢轮毂“双反”调查,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较大影响。
    据了解,在德尔福最有优势的动力总成领域,其在华市场占有率已经排名全国第二;从与整车配套的角度来说,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合资公司东风康明斯生产的500匹马力以上的柴油发动机,市场占有率也已经稳居全国第一。

伴随着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中国市场也成为美国跨国零部件巨头利润的重要增长点。根据德尔福公布的数据,2010年该公司在亚太区的销售额为30亿美元,其中20亿美元来自中国;2011年其在中国的发展更是迅猛,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1%。

德尔福亚太区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艾博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亚太区的销售份额将占到德尔福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而中国将成为增幅最大的地区。

另一家发动机制造巨头康明斯也毫不逊色,康明斯23个发动机系列中已有14个在中国本地生产,共建立合资工厂4家。2011年,康明斯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超过37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它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

本土企业急需兼并整合

与外资零部件企业的风光相比,中国汽车零部件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都已经被逼退至行业边缘。

究其原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认为,“国际环境只是一方面,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出口零部件竞争力差,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太少。”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贸易总额为660.4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10.52亿美元,进口额为249.90亿美元,贸易顺差160.62亿美元。从出口额来看,占比最大的是行驶系统零部件,占进口总额的42.28%,而在行驶系统零部件中,轮胎的出口总额占到该项出口总额的67.7%。

同时,从出口企业类型来看,目前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的出口总量虽然只占我国零部件出口总量的30%,但是出口额却占到70%。

“产品的技术含量很低,利润率低,渠道混乱、技术标准低等都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陈康仁告诉记者。

他建议,“面对两难的困境,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要想在夹缝中生存,强化品牌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应该是最好的出路。”

然而,当下中国通用零部件的骨干企业就有200多家,中小型企业数不胜数。缺乏促进具体政策,谁又来引领这些企业开展整合工作?这是阻碍零部件行业做大做强的一块绊脚石。(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