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月中旬,来自世界各地的20家车企齐聚北京,一场“校车车市抢夺站无声间迸发”。在参加的23家车企中,各类“智慧校车”、“服务型校车”等新型校车,向大家展示了校车的防侧翻、防爆防腐、高寒冷启动等高科技智能水平和全程跟踪服务系统技术。
一旦提及技术,无数的中国车企便顿时感到寒心了起来,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贾新光表示,校车并没有特殊的技术,主要是零配件,尤其是安全设施(每个人都有安全带,应该有GPS监控、特殊的玻璃、由专人管理儿童等),车架需要加固,对驾驶员要求较高,即使要求“长鼻”也不是什么新技术。如此看来,安全校车的主题在于汽配的安全性能。
诱人的校车市场
来自专家的计算,未来中国校车市场潜量将达到百万辆。更为重要的是,校车市场的发展不仅为校车生产厂家提供了一块巨大的蛋糕,也为一些交通安全汽配生产厂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每个县的校车需求约在300到500辆左右,全国约有2800个县市,这样算下来全国校车的总需求约在100万辆到150万辆左右。目前国内校车价格的区间在20万到45万之间,取中间值30万元,乘以100万辆,得出的数据是3000亿元,加上保养维修及其他费用,测算出全国校车市场规模不会低于4000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超低的校车保有量。据教育部数据,内地接送上下学的车辆为28.5万辆,其中符合标准的校车为2.9万辆,比例仅为10%,面对校车市场诱人的千亿蛋糕,各大汽车企业已开始积极布局,计划在未来校车市场插足分羹。
国内校车、安全配件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强大的市场号召力面前,国内外各大相关厂商开始“斗法”,纷纷盘算着抢夺这“4000亿蛋糕”中的一块。其中美国厂商最为积极,以美国蓝鸟公司为代表,作为美国历史最久远、最大校车制造商之一,蓝鸟公司为美国校车乃至世界校车提供了一种安全典范和标准。蓝鸟校车公司产品经理柯迪森表示:“我们看好中国的校车市场,目前正在跟有兴趣的商业伙伴进行商谈,将我们的校车引入中国市场。在美国,我们的客户可以通过金融方式,以月供的形式进行购买。目前如果在中国接受订单,大概会在90天内供货。”
对于美国蓝鸟公司的“大举入侵”,宇通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兵就表示,国外校车企业的技术经验都是强于国内企业的,但国内市场有国内的特点,国外企业的产品未必能适应。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国产校车和国外校车的比拼中,某些汽车部件的竞争成为了关键。在2月份的校车车展上,几乎是清一色的发动机前置的“长鼻”校车,这也说明了,国内外校车在设计、外形上的差异相对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