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称,事故车辆在深圳交警部门封存,比亚迪无法接触到事故车,起火原因尚未确认,“我们也在等待进一步的事故鉴定报告,不过据了解事故车辆的电池并没有发生爆炸,只是有部分破损”。
探由
对于5.26事故起火原因,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认为,电动车碰撞起火可能会有三点原因:一是电池本身爆炸起火;二是被撞短路、漏电后,导致电路起火;三是,高速碰撞时,金属摩擦产生火花,引燃内饰或打火机等明火源。其中,第三点原因,传统汽车也存在。
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事故e6并未出现电池爆炸,但有个别电池单元出现破损,“车用电池不同于手机、笔记本采用的锂电池,即便在明火燃烧时,也不会产生爆炸”。
据了解,目前比亚迪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而日韩车企多采用锰酸锂电池。两者相较,磷酸铁锂电池的效率低,但较安全,成本低;而日韩企业制造水平高、生产一致性很好,所以才采用了锰酸锂电池的技术路线。
电动车真正的危险在于高电压之下的短路隐患。电动车电压达到300多伏,在理论上,若发生碰撞,电动车应在第一时间自动断电,以确保不会短路。但若防短路的保险失效,就会酿成严重事故。这就如同传统汽油车,在发生碰撞时应该具备油路自动锁止功能一样。否则,也会出现因燃油泄露而爆炸的极端情况。
从这个角度来说,与传统汽车一样,电动车的安全性不仅仅是技术能力,还与制造水平、使用条件、客观环境等息息相关。正因此,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就曾说,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有可能变成炸弹。
争议
这次意外再次点燃长久以来业内人士对于电动车发展的担忧。质疑者提出,事故中e6被撞后很快起火,而另一被撞的捷达出租车则无大碍。
对此,比亚迪方面觉得“委屈”。私下里,比亚迪也强调了自己与众泰等电动车起火事件的不同,“那些车是自燃,这次是在高速碰撞后”。
“国际和国内汽车行业正侧面碰撞实验都是以60Km/h左右的速度进行,像5.26事故中,车辆经过多次撞击、旋转,车内乘客和司机的生命安全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即使燃油车也可能会发生起火燃烧。”比亚迪内部人士认为,肇事车先撞上e6,然后才撞到另一辆出租车,e6承受的撞击力比后一辆出租车要大得多。
同时,比亚迪还发布公告称,e6电动出租车在深圳已经有2年多的大规模运营,截至今年5月,单车最高运行里程已超20万公里,累计运行总里程1500万公里,期间曾发生18起追尾事故,均未发生人员伤亡和车辆燃烧。而e6进入工信部的产品公告目录前,经过国家权威机构的检测,碰撞测试符合国家法规,e6搭载的电池也经过国家权威部门的挤压测试,电池模块50%变形后并没有发生起火燃烧,符合国家标准。
“即便这次事故比亚迪的电池没有问题,按照目前的电池水平,以后也难免出现问题。”对于2008年前后国内电动车“大跃进”的情况,即便是一贯坚定支持发展电动车的专家们也捏着一把汗,担心如此冒进带来的诸多问题会让刚起步的电动车业一蹶不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