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关注此次收购事件的专家公开表示,波鸿的优势是低成本,但这一优势往往会由于被收购企业所在国的政治社会条件所削弱而行不通,海外收购往往会被要求不裁员。现在波鸿主动承诺不改组威斯卡特公司的经营管理团队,不解聘一名员工。威斯卡特公司的亏损如果有管理缺陷的因素,有工资成本过高、退休金、医疗保险金过高的因素,那么在五年内这些问题都不能解决。这些对波鸿都是一个考验。
“现在最大风险点是威斯卡特能否尽快地减少亏损,实现盈利。”董平表示,风险主要分为,并购风险和运营风险。并购风险是能否准确掌握到并购对象真实准确的财务状况,能否做好净值调查。运营风险就是接管企业后能否把它做好。
借鉴威斯卡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将威斯卡特中国业务发展壮大,并借用其销售渠道打入跨国公司配套体系,实现曲线进军北美市场,是波鸿此次并购的真实目的。
“我们将借鉴塔塔收购捷豹路虎的管理经验,5年之内不动它的管理,保证它的连续性,扩大它在亚太地区的市场,把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引到中国来,”董平说。为了学习借鉴对方管理经验,波鸿将派人员轮流驻加拿大威斯卡特总部。
“这仅仅是一个序曲,大幕都还没拉开。”董平似乎不满足于现状,“并购威斯卡特只是波鸿并购战略的第一步,我们还有一些很大的战略,下一步收购可能和国内一些战略投资者合作。今年春节期间,波鸿管理团队一直在外考察并购对象。并购是一个快速获取技术、获取客户、获取产能的一种捷径。在欧债危机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面临难得的机会。”
董平表示,目前正在委托国际投行寻找下一个并购目标,下一个目标应该会更具重量级。不过,他坦言,考虑到资金等方面的因素,下一次并购可能会联合国内其他大的汽车集团来一起实施。
“我们选择的并购对象都是我们跳一跳能够得着的。”董平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