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刚随后还就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碰撞燃烧的案例与此前国外的增程式电动车自燃案例进行了对比,他认为就电池及电路安全而言,比亚迪e6电动车的可靠性不低于国外产品。
而对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企业,王秉刚表示,衡量一个电池生产企业的水平,首先是看它有没有研发能力;其次是看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做得怎么样,具体就是对产品稳定性、一致性有要求;第三就是看企业的经济能力。因为新能源产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投资,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也是考量国内新能源产品生产企业的重要部分。
他表示,综合来看,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上述条件能够全部满足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他说,“国内有的企业质量控制方面做得比较差,有的企业研发能力较差,单靠从外资企业挖几个人来做电池,根本不具备研发能力。”
王秉刚认为,经济能力对新能源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即使是比亚迪,目前也是自己赔着钱在支撑这块,因而国家需要对这些企业进行一定的支持。
比亚迪新能源车走出深圳
在比亚迪的电池安全性被得到证实的同时,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仍在积极向外拓展,公共交通领域仍是比亚迪的开拓重点。
由于生产成本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纯电动车在私人消费领域迟迟打不开局面。而在国家的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在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产品正在逐步向市场推进,纯电动出租车和纯电动大巴就是其中的代表。
此前由于地域因素以及比亚迪自身的原因,比亚迪一直没有真正在深圳以外的市场取得突破。业界有观点认为,地方保护主义是阻碍新能源产品在公共交通领域大范围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称,由于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运用工作还需要政府部门给予高额的补贴,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对拿当地的财政资金补贴其他地区车企的做法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领域内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就此产生。
一位接近比亚迪内部的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地设厂,为当地创造GDP,将企业利益和地方利益绑定到一起,地方政府便愿意与企业合作,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地方政府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