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新能源汽车再出新政 行业能否迎来新机

发布日期:2011-11-2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次数:2496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下发,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机。

“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主要在意使用费用、电池成本和重量、行驶里程有多长等问题”,全国乘联会相关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称,成本降低和电池等关键技术问题是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的最大难点。

对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技术路线图,业内目前仍存争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他和另外三位院士曾联名建议,在纯电动汽车方面,微小型、低速、短程纯电动汽车应该优先发展,尤其在城镇和农村市场。而一些具有创新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可以在微小型车及轿车领域大显身手。但记者也了解到,有反对声音认为,低速电动车极少有新技术,生产企业打得算盘多是要获得新技术推广补贴,甚至拿到汽车生产资质,反对人士认为,这种情况如果不控制,将有可能加剧汽车行业的混乱局面。

齐头并进

虽然相关产业政策还未最终出台,但车企和主要零配件供应商对新能源汽车路线的选择已经明朗。在重视程度上,通用今年4月份甚至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国产设置了一个新职位——电气化战略执行总监,负责通用汽车与通用电气就纯电动汽车设施建设进行联合开发研究。丰田则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继续强化混合动力路线,该中心将研发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辆。

但更多企业目前将主要力量放在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而非一味追求新能源汽车的“眼球效应”。多家企业对本报记者表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车型作为技术储备是必要的,但在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集中精力抓好搭载节能、环保的小排量发动机车型,这种路线实现的减排效应并不逊色于新能源汽车,因此是更为现实和紧迫的事情。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此前曾公开表示,现在依然处于把产品放到市场中接受初步检验的阶段,在此过程中收集反馈、寻找问题、形成机制,进而改进产品,经过市场开发、产品示范和技术探索工作为产业化做好前期的铺垫。此外,电动车研发的下一步不仅仅要进行技术创新,也要对传统观念中不属于电动汽车范畴的相关行业和领域进行资源整合,同时也要进行市场配套解决方案等相关研究。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