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汽车自主品牌创新之路:奇瑞的“玻璃顶”抗争

发布日期:2012-05-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凤桃 浏览次数:2045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2012年5月16日,新东方之子上市,使用的是奇瑞自主研制的 1.8L和2.0L两个排量的发动机,B级车该有的ABS(刹车防抱死系统)、可视倒车雷达也都武装上身。

“在产品品质的把控上,奇瑞已经做了较大的改变,但要真正进行全面的改变还很难,”钟师认为,“相比吉利,作为国有企业的奇瑞在企业战略、投资、运营等方面都要受制于政府,而吉利已经显示出民营资本的灵活性。”

艰难上市路

奇瑞转型的阵痛并没有外露,而且近期接连而来的喜事似乎也冲淡了自主品牌的忧虑:2011年奇瑞在海外市场收获了16万辆的销量;今年3月21日,奇瑞与捷豹路虎正式签约组建合资公司,合资方案已经递交到发改委审批;奇瑞与量子基金合资组建的观致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为“观致汽车”,公司之前名为“奇瑞量子汽车公司“)前期投入已经有了眉目,新的观致品牌中级车将于2013年面世,2014年将投入市场。

最近又传出奇瑞加快上市进程的说法。记者向金弋波求证此事,他如此答复:“我们一直在准备,现在如果条件具备了我们就上市,条件不具备我们就再等一等。”直接的理解就是,上市一事并没有明确可谈的进展,一切照旧。

2008年,奇瑞曾向证监会递交过IPO申请,当时奇瑞公司已满足上市“3年盈利”的条件。不过,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奇瑞又经历了连续几年微利甚至亏损的日子,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奇瑞利润总额分别只有3.14亿元和0.72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2.38%和0.27%。如今,很多人认为盈利情况达不到证监会要求是奇瑞上市的主要门槛。

奇瑞的主要资金压力还来源于财务成本。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地方国有企业,奇瑞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银行贷款,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奇瑞要想在当地获得银行贷款并不难,难的是怎样还贷以及应付每年巨额的利息成本。

未来两三年奇瑞的盈利状况会不会有改观?贾新光认为不会,因为“未来5年观致轿车依然处于投入期,难以实现盈利”。但是,观致汽车将成为奇瑞未来的希望,毕竟,背后加入量子基金雄厚的资金实力后,一个以全新高规格打造的合资品牌汽车在中国的前景是被看好的。(记者 李凤桃)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